【你來報報】不教功課的課輔班 「光復童工場」伴孩子認識鄉土 | 環境資訊中心

【你來報報】不教功課的課輔班 「光復童工場」伴孩子認識鄉土

2015年07月17日
本報2015年7月17日花蓮訊,公民記者謝宗璋報導

純樸的後山農村光復鄉,有一座在地囝仔的新樂園「光復童工場」,每到週日總是為寧靜的社區增添歡笑聲。就讀東華大學研究所的負責人陳慶元,是一位在地青年,兩年前開始為社區孩童開辦假日課輔班,卻從不輔導課業,而是帶領孩童認識課堂外最動人的風景——家鄉。

陳慶元(左一)的「光復童工場」深受民進黨籍立法委員蕭美琴(左二)讚許。攝影:謝宗璋。
陳慶元(左一)的「光復童工場」深受民進黨籍立法委員蕭美琴(左二)讚許。攝影:謝宗璋。

從圖書館開始  陳慶元成孩子王

雖然家住光復,陳慶元對光復卻相當陌生。原來,10年前父親突然病倒,嚮往定居鄉村療養,全家才從桃園搬來花蓮,父親病癒後便在自宅空地栽植無毒農作。

然而這些年,陳慶元都與姊姊在台北求學,只有寒暑假或年節待在家裡,每次準備離鄉,他都對花蓮的環境眷戀不已。大學畢業後,他決心返鄉定居,同時也考上東華大學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

有一年暑假,他在社區圖書館預備報告,發現有不少孩子被忙於上班的家長送來「寄放」,然而他們不是搶著電腦上網,就是坐在桌前發呆。突然有個念頭閃過:「我可以為他們做點什麼?」於是他主動與幾位孩子打交道,並邀請他們帶暑假作業來寫,後來也一起繪畫、拓印樹葉,「光復童工場」的第一個據點就在圖書館開始。

「我發現他們都滿開心的,所以我就想繼續做下去。」開學後他更開放自家透天厝,為孩子打造一個快樂的學習場所。從最早只有6~8人,如今每週都有來自光復國小、大進國小的20多位學童前來,陳慶元也招募來自東華大學的志工加入陪伴的行列,每週日進行一場又一場的獨立教育實驗。

課程內容擺脫課業束縛,從藝術動手做,到時事討論,今年更把整個光復變成教室,成立「下田社」、「點心社」以及「攝影社」,讓孩子自主學習,從實作中遇見家鄉的美好。

「下田社」自然耕種  重新認識原民飲食

下田社孩子在田地裡快樂地澆水。圖片提供:陳慶元。
下田社孩子在田地裡快樂地澆水。圖片提供:陳慶元。

「住鄉下的孩子,從小就該認識土地。」陳慶元的父親陳天來現以務農為業,堅持不用農藥、化學肥料的他,收成的蔬果除了自家食用,每週日下午也指導童工場「下田社」的孩子們栽植地瓜,從整地、澆水與除草,孩子都是親力親為,有位孩子說,有些雜草根比較硬,需要花費比較多的力氣,還得經常頂著太陽幹活,他直呼「快累死了!」,也表示總算可以明白父母下田的辛勞。

「下田耕作也會讓孩子更有自信,看到自己栽種的作物從發芽到收成,為他們帶來成就感,也透過親近土地對鄉土有親密感。」陳天來也說,除草是一種樂趣,把心中的雜念拔除,教導孩子做事務求專心致志。

有許多孩子都是原住民,為帶領他們更認識原民飲食文化,下學期陳慶元將與附近一座以傳承阿美族飲食文化為初衷的「邦查有機農場」合作,該農場專案經理張馨云表示,目前園區規劃一塊野菜田,將作為食農教育中心,並交給光復童工場孩子認養維護。她指出,灌輸文化認同,務農及飲食是最簡單直接的媒介。

食安不安  「點心社」自製「真食物」

「點心社」不只是製作可口點心,在食安風波頻傳之際,真假食物難辨,陳慶元便帶領孩子製作真材實料的點心如芋圓、布丁等,再讓孩子與市售有添加物的芋圓、布丁品嚐比較口感,交給他們的舌頭思考,天然或人工到底哪個好。

陳慶元也以新聞為教材,導讀相關報導,並請孩子從中找出關鍵人物,再延伸思考各自有做什麼、沒做什麼。就有孩子提出政府應該訂定食品標準把關,他也反問政府都有法規為何還爆食安,沒想到有孩子一鳴驚人地說:「因為那些黑心廠商都有塞錢給政府審查人員。」他也請他們思考可以做到的改變,例如買菜時可以確認食材來源。

未來,他將邀約一位住在光復的日本籍烘焙師傅來教導孩子,如何運用在地出產的食材,以及他們將認養的野菜田的土產,加入麵包裡。

點心社每週都有好吃又好玩的點心動手做。圖片提供:陳慶元。
點心社每週都有好吃又好玩的點心動手做。圖片提供:陳慶元。

「攝影社」打開觀察窗  孩子連結自然與家人

因為在研究所修習媒體課程,陳慶元以攝影為教學媒介,他甚至在短期內向外界募集到許多二手相機。「對這些偏鄉孩子來說,手上有一台相機是比什麼都讓人興奮的事。」

負責攝影社的東華大學研究生王鳳儀說,通過攝影,讓孩子用不同方式看世界,也重新認識自己的家鄉。她說,有一位孩子便使用相機觀察阿公,意外地讓祖孫倆多了互動;另外一位孩子則近距離觀察自然,拍出許多花草嬌態。

「我發現攝影原來是一種讓學生與家人、土地有所連結的媒介。」也透過攝影,讓陳慶元與王鳳儀更進一步認識孩子的家庭。

攝影社讓孩子以不同視角認識自己的鄉土。圖片提供:陳慶元。
攝影社讓孩子以不同視角認識自己的鄉土。圖片提供:陳慶元。

教學模式變  陪伴成長初衷不變

陳慶元表示,盼望光復童工場能為在地孩子,建立一個可以與在地更深連結的場域,讓孩子與家鄉、土地聯繫,即使長大到外地去,心裡仍會深深記得,這裡是他們生命的根。

他說,雖然每年都嘗試不同的教學模式,但理念始終是陪伴偏鄉小朋友思考、成長,擴大人生視野,建造自我生命的獨特價值。

捐款支持環境資訊中心,加入打造優質環境媒體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