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氣爆周年】當工廠存在仍是事實 監督就是義務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高雄氣爆周年】當工廠存在仍是事實 監督就是義務

【專訪高雄海洋科技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主任洪文玲】

2015年08月11日
本報2015年8月11日台北訊,特約記者陳文姿報導

高雄氣爆過後,災區快速地重建起來,展現市府執行力。但在恢復活力的高雄地底下,工業管線依舊靜靜穿越。雖然高雄市府正在規劃石化專區,民間團體也倡議石化產業轉型,但無論是何種方案,都無法否定工廠存在的既定事實,民眾的安全問題刻不容緩。

高雄海洋科技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主任洪文玲呼籲,廠商、民眾、跟專家應盡早合作,形成監督機制,由廠商提供專業資訊,以公民力量補足監督漏洞,並由學界站出來,檢討國內工業發展與工程教育。

後勁工業區。攝影:李育琴
工廠的存在仍是事實,民眾的安全問題刻不容緩。圖為後勁工業區。攝影:李育琴

重建之外  我們需要一個避免意外的制度

洪文玲。圖片來源: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攝影:何威融。
洪文玲認為廠商應該提供專業資訊,進行公眾教育和消防人員訓練。圖片來源: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攝影:何威融。

洪文玲問:「後氣爆時期,台灣到底做了什麼?」

氣爆已滿周年,但對企業責任、工程教育、管線透明化、民眾知情權、公民科學,民眾共同監督治理等面向,台灣都未能提出進一步檢討。

比較幾個案例:1986年,美國挑戰者號太空梭爆炸後,調查委員會認為提出的檢討報告指出,最大問題不在O型環(O ring)失效,而是組織運作失能讓失誤發生。

2007年,密西西比州發生丙烷管線爆炸,檢討報告中規定,廠商必須確保居民收到相關科學資訊,並要求石化業協會投入消防人員訓練。

洪文玲解釋,大眾對社會責任的認知,不能只停留在掃地或捐書。我們應要求廠商提供專業資訊、進行公眾教育與消防人員訓練等,才能發揮廠商在專業領域的影響力。

合作的可能:從一個低調的案例說起

在桃園龍潭鄉的渴望園區,曾有這麼一個案例,居民與友達、華映合作,建立異味事件通報機制。當地民眾發現異狀後,立即通報兩家公司、受委託檢驗團隊與地方環保局,四方同時採樣,並進行檢驗比對。經過一年資料收集,才確定異味來源,廠商投入鉅資更改製程,最終解決問題。

這個案例說明了廠商與居民的「合作」可創造雙贏,問題不是非得以抗爭解決,但它並未做為一個成功樣板被大力宣傳。

因工科背景,有許多機會與廠商接觸的洪文玲解釋,這是因為廠商抱持「沒人注意就是好事,一旦外界拿到監測數據,可能會追溯我們改善前紀錄。」的心理。未來如何鼓勵這樣的積極合作,值得大眾多加思考。

合作的障礙:缺乏改變創新意願

洪文玲也認為,不同產業屬性相異,渴望社區與華映、友達的合作經驗要推廣到其他產業,需要進一步調整。

原因之一是公司在產業鏈的角色。例如在綠色消費趨勢下,蘋果公司會要求其供應鏈必須達到一定規範,這些廠商便承受了改變的壓力。但以石化產業來看,因為製成品是塑膠,產品供應鏈複雜,民眾很難抵制特定製造商,也很難針對指定業者施壓。

二是公司屬性,華映、友達屬高科技業,工程師相對年輕,業界競爭激烈,講求創新。而傳統石化業相對保守,只求保有獲利,主事者不太願意改變。

而理應推動資訊公開的政府,實際作法也是保留的。近年來許多監測數據已自動監測連線到環保署或地方政府,但民眾取得這些數據仍不容易。[註1]

合作的障礙:科技術語與知識的高門檻

另一個合作障礙來自專業門檻引起的溝通困難。洪文玲指出,要跨越這道障礙,道理與「久病成良醫」相似,民眾因自身經驗與環境,會不斷渴望獲得解決相關問題的科學能力,並採取行動;而這樣的能力需要台灣社會與教育體系共同培養。

另一方面,則需不同角色各自努力。身處工廠周圍的人,可主動而系統性收集資訊,或藉由身體經驗(不舒服、頭痛)去瞭解生活周遭的危機;再來是須培養可獲得民眾與廠商雙方信賴的專家;目前環境工程專業檢驗與監測目前仍有門檻,科技部等研究經費補助單位,也應致力於鼓勵學者、產業提升監測設備的便利性,讓公民可運用這些設備、詮釋數據意義,不再只是被動等待政府公布篩選過的數據。

而長期以來,廠商、政府與民間之間的互信基礎薄弱,或許才是合作困難的關鍵。洪文玲表示,合作並不容易,但只要工廠的存在是事實,透過公民參與合作、找到確保民眾安全的途徑,就是必須面對的事。繼續閱讀其他專題報導

註1:數據公開有許多不同的作法,例如有些是用告示牌在廠外公告,民眾無法隨時監督。也有廠商雖然架設網站公開,但資料超過半年未更新。

捐款支持環境資訊中心,加入打造優質環境媒體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