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登革熱疫情持續延燒,感染案例突破三千例。學者認為今年夏天提早來到,加上南部梅雨,導致蚊子快速繁殖。不過,同樣在南台灣,高雄去年累積近1萬5000個本土病例,今年疫情卻大為減輕(註)。學者認為,可能與高雄以首創的海水灌溝滅蚊有關,但關鍵因素無法確定,尚待進一步研究。
對此,高雄市衛生局疾管處蟲媒股股長何惠彬認為,高雄基層的防疫工作踏實是主因,海水灌溝只是防疫工作的一環,主要針對肉眼無法看到、藥物投入無法到達的水溝凹洞,今年仍會持續這項做法,並觀察成效。
傳播登革熱的埃及斑蚊(Aedes aegypti),正在吸取人血。照片提供:jentavery。 |
首創海水灌溝滅孑孓 高雄遭批
高雄從去年開始在14個高流行風險地區試驗海水灌溝,除了冬季一兩個月暫停外,至今仍持續於每週三進行。
何惠彬表示,清除水溝的病媒蚊幼蟲主要靠投藥,但過去在防治過程中,發現家戶積水跟水溝都清乾淨了,仍有病媒蚊孳生。懷疑防疫死角就在肉眼看不到、也無法投藥的溝渠凹洞。
何惠彬解釋,有些溝渠看似乾燥,但在被溝蓋封住、看不見的角落有凹洞積水。在乾燥的溝渠噴藥,藥力無法擴及凹洞,才進一步引發利用海水補平積水凹洞的構想。
而這種策略並非空穴來風,灑粗鹽抑制孑孓生長的做法早有研究文獻,高雄也曾宣導民眾於水溝投放粗鹽,但跟投藥一樣,無法解決凹洞積水問題。灌到溝渠的海水會因家戶廢水而逐日淡化,因此每週必須重複灌溝。
而此作法引來一些批評,比如有專家認為可能破壞溝渠生態,何惠彬無奈表示,請專家實地來高雄看看,各地病媒蚊生長環境不盡相同,這是針對高雄疫情採用的策略。
高雄市採用海水滅蚊作業。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
全球暖化 防疫考驗日趨嚴峻
至於海水灌溝是否是今年高雄疫情趨緩的關鍵因素,何惠彬持保留態度。她表示灌海水只是防疫工作的一環,高雄不僅發起里鄰動員清掃居家環境,所有里幹部更做了防疫訓練。事實上,因全球暖化影響,高雄在登革熱防疫面臨了比往年更加嚴峻的考驗。
今年5月全球均溫創下新高。在高雄,冬天低於16度的天氣不到4天;夏天又提早來到,5月氣溫直逼往年7月。高溫加上人口稠密,正是病媒蚊孳生、疫情擴散的最佳條件。
過去十年,高雄登革熱疫情會在1~6月暫停,7月開始發現病例,10月達高峰,隔年1~2月終結。但今年疫情幾乎無中斷,2、3月也有零星個案,疫情更提早在5月發生。
「往後,在全球暖化的趨勢下,也許疫情會終年不斷。」何惠彬憂心地認為。
2014、2015全國登革熱本土病例分布圖。點圖可放大。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
防疫不容輕忽 在地化策略應預先擬定
今年,疫情往北延燒,台南成疫情主要地區,全台警戒。長榮大學職業安全與衛生學系吳佩芝副教授指出,氣溫、都市化都是影響登革熱的因素。根據吳佩芝2009年的研究報告,每月平均溫度上升1度,全台48個高風險地區將增加至86個,各地應預先擬定防疫策略。
屏東雖也在南部,但人口密度低,登革熱風險也因此較低;北部目前的疫情,主要是境外移入,或到中南部旅遊感染,但因人口密集,未來仍需提高警戒。各地病媒蚊孳生情境也不同。
目前是疫情熱區的台南市已展開防疫作戰,但市長賴清德日前表示,暫不考慮引用海水。
【相關文章】
- 人蚊大戰
- 全球暖化登革熱地圖北移 學者預估:世紀末疫情風險增2.6倍
-
Higher temperature and urbanization affect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dengue fever transmission in subtropical Taiwan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Volume 407, Issue 7, 15 March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