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望」台灣 公民自拍生態短片 傳遞保育希望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野望」台灣 公民自拍生態短片 傳遞保育希望

2015年11月02日
本報2015年11月2日台北訊,鄒敏惠報導

「斷頭」的老樹、農藥中毒的老鷹、充斥外來種的池塘,還有汙水奔騰的河口,這裡,是誰的家?以「自然,我的家」為主題,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公開徵選生態短片,獲得民眾熱烈響應,歷時五個月後徵得44件作品,拍攝足跡遍及台灣各個角落。

31日在台北國立臺灣博物館舉行的首映會上,得獎者齊聚一堂,暢談數十年生態觀察的漫長等待,以及拍攝珍貴影像背後,對家鄉、土地和自然的初衷。


由公民自發紀錄的生態短片,呈現多樣又獨特的角度與影像詮釋。照片翻攝於陳柏州作品

 

愛鄉愛土 這裡是我的家

秋天是候鳥的季節。第二名作品《家鄉遠來的嬌客》背景位於雲林縣元長鄉,這裡是90%以上的「土豆鳥」——小辮鴴最愛的度冬聖地,在南風吹起之前,這裡就是他們的「家」。然而同一期間,元長鄉廣袤的農地上,挨家挨戶正在採收二期花生,吸引小辮鴴在田間穿梭、覓食。人與動物共享一個「家」,能否和平共處?影片創作者黃世源給了我們肯定的答案。

因為怕小辮鴴把稻田踩壞,片中的農民拿起帽子作勢揮趕,卻不自禁發覺,田中央整群飛起的小辮鴴,竟也「飛得很好看」。這樣意外的轉折,頗令現場觀眾鬆了一口氣,而這也是創作者黃世源的用心。對於獲得評審的青睞,黃世源不願居功,倒是希望現場觀眾抽空到雲林親眼看看這群嬌客,同時也呼籲消費者支持「綠保」農產品,不僅吃的安心,又能幫助小辮鴴生存。

 

蒞臨首映會的臺灣博物館館長陳濟民表示,日益頻繁的人為活動造成生物多樣性下降,而臺灣博物館作為自然史博物館,除了鼓勵大眾認識自然生態,更應投入自然保育工作,這次的「自然,我的家」首映會,正好體現了這樣的精神。臺灣環境資訊協會理事長陳建志則說,今年獲獎作品絕不輸給探索頻道(Discovery),主題更是聚焦台灣,別具意義。

說台灣的故事 交流環境議題

「施予土地的,必回予人類。」以《母親的大肚子》獲得第三名的楊斯婷,是剛搬回大肚溪畔的返鄉青年。談到拍攝動機,楊斯婷說,自己只是代替自然生態發聲的媒介。片中的大肚溪,原本有著生意盎然的河口濕地環境,是各種招潮蟹、水鳥的家,與漁家燈火相輝映;但接著火力發電廠、消波塊、水庫與攔河堰紛紛出現,河口濕地變成旱地,「我忽然發現,他們都沒有了聲音。」於是花了數年時間潛心紀錄、拍攝大肚溪口生態的轉變。

而本屆的第一名《自然 我的家》,則是黑鳶做了美夢卻來不及長大的悲傷故事。創作者楊川懷說,會擬人化以黑鳶的口吻呈現,是因意外發現大多的生態片仍以人為本位主義出發,而他好奇,換成黑鳶的角度、想法與感受會有什麼不同?

平時就很關切台灣鳥類的他,為了更多認識黑鳶,他像夸父般追逐黑鳶的去向,牠們飛到哪、在哪降落,他就奮身前往,也常常落入不知身處何處的困境。經過三年下來的觀察與研究,漸漸了解黑鳶的生活習性後,也看見讓許多令人難過的真相,決定製作影片將黑鳶的生存問題擬人化讓更多人看見。

 

環境資訊協會資訊中心副主任葉人豪表示,今年的作品不只是生態紀錄,參賽者還用自己的方式傳遞積極保護的訊息,看到民間的保育希望,特別令人感動。

評審之一的師範大學生態攝影與拍攝倫理講師王力平則認為,今年主題「自然,我的家」並不容易發揮,在人類重度開發的台灣,何謂自然?何謂家?考驗參賽者的,其實就是說故事的能力,也是本次評審的重點,拍攝技巧反倒成為其次。

 

攝影:鄒敏惠

第九屆自然影像首映會暨頒獎典禮。攝影:鄒敏惠

不論得獎與否,評審之一的生態紀錄片陳進發導演於致詞稿中真誠地寫著,這次比賽是一種彼此交流的過程,更是一種展現我們對成長環境的堅持和責任。在這之中處處可發現創作者們對台灣這片土地的期待與關懷,有許多作品更已具備相當專業的水準,可說是台灣人的福氣。願這些希望的種子,會因著更多人的投入與努力,將一次比一次更為茁壯。

 

【本屆生態環境影音】

  • 本屆八部優勝生態短片已於自然之窗公開放映,請前往得獎公告點閱欣賞!
  • 前往欣賞更多歷屆作品

【相關文章】

【延伸閱讀】

 

捐款支持環境資訊中心,加入打造優質環境媒體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