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香茶親一口 植物叢裡的小跳仔:葉蟬 | 環境資訊中心
生物簡介

蜜香茶親一口 植物叢裡的小跳仔:葉蟬

2015年12月08日
作者:李鍾旻

葉蟬是一群能飛行,善跳躍的昆蟲。牠們的體型細小,體長一般僅有約3~15公釐那麼點大,且許多種類的身長都不及一公分。因為外型近似蟬,所以被稱作葉蟬。

褐翅葉蟬體長約8~9公釐,是台灣低海拔的灌木叢間常見的種類。攝影:李鍾旻 分布於低海拔山區的黑條黑尾葉蟬,體長約5.5公釐。攝影:李鍾旻

葉蟬其實算是相當常見的昆蟲,不管是校園中的草皮、郊區的草叢、農田,都常有牠們的身影。有些葉蟬的體色單純,有的則外表鮮豔,外觀與我們所熟悉的蟬類似。全世界已知約有2萬種的葉蟬。當走過一片草地,原本藏身在植物枝葉上的昆蟲,會因為受到了驚擾而紛紛現身,在這之中,除了蝗蟲、螽斯、一些小型蛾類等我們熟悉的昆蟲,有時還可以見到幾隻葉蟬迅速的一躍而起。

葉蟬的英文名為leafhopper(葉子上的跳躍者),有些台灣農民則稱其為「跳仔」,這些俗稱正好相互呼應,都指牠們擅長彈跳。當一群葉蟬受到驚動,群起四散的模樣宛如飄散的粉塵,所以又俗稱「浮塵子」。

葉蟬在分類上屬於昆蟲綱的半翅目、葉蟬科,是一群與蟬有親緣關係的生物。不過,牠們一般並不會鳴叫,體型也相對小了許多。

要怎麼分辨野外遇到的小蟲子,是不是葉蟬?一般來說,葉蟬的後足為特化的「跳躍足」,其整體長度比作為步行用途的前足、中足來得長;並且在後足的「脛節」上,具有很明顯,排成一整列的刺,這是牠們所獨有的特色。這些刺通常整齊的分布在足表面的隆脊上,而每隻後足,脛節上的隆脊約有4條。

褐翅葉蟬的特寫,照片中可見其後足具有明顯的刺。攝影:李鍾旻

葉蟬科的生命週期分為卵、若蟲及成蟲等階段,其中若蟲期又分為5個齡期。由於身為植食性的昆蟲,故牠們通常生活在各種植物上,以針一般的「刺吸式」口器吸食植物的汁液維生。在生態中,也常成為其他肉食性昆蟲或蜘蛛的食物,身為食物鏈底層的一員。比如說,肉食性的螳螂、蜻蜓,這些昆蟲都是葉蟬的天敵。

葉蟬攝食的植物類型,可分為「寄主植物」與「食料植物」。特定種類的葉蟬,本身所專屬的寄主植物可以提供充足的養分,讓生活在此植物上的葉蟬個體能順利發育,並進一步繁衍後代。然而食料植物則僅能「應急」用,這些植物雖然能讓葉蟬維持生理機能,但因為所含營養有限,無法讓葉蟬在這些植物上繁殖,因此不能被稱作「寄主植物」。

以人類的角度來看,許多葉蟬會取食農作物,造成植物體損傷,並且常有機會媒介植物病原,使作物染病,導致作物損失,因此許多的葉蟬成為了農業上定義的害蟲。某些取食稻作的種類,除了取食影響水稻發育,當族群量大時,甚至嚴重影響稻穀產量,可說是一群讓農人頭疼的生物。此外還有一些種類會對蔬菜、果樹造成危害。

這隻金黃蜻蜓停在草桿上做什麼?原來牠捉到了一隻褐翅葉蟬,正在大口享用著!攝影:李鍾旻

禾本科植物上常見的白翅褐脈大葉蟬,體長約7~12.5公釐。攝影:李鍾旻

然而,並不是所有農人都討厭牠們,有些茶農反而把葉蟬視為盟友。台灣的茶品「東方美人茶」,又稱膨風茶、白毫烏龍茶,若要生產這種茶,茶樹的嫩芽必須受過「茶小綠葉蟬」取食。這種體型微小的葉蟬,廣泛分布在台灣平地至高海拔的茶園。遭受茶小綠葉蟬叮咬過的茶葉,採收後具有特殊的香氣,製成的茶飲別有一番風味。

其實這是植物細胞內酵素的生化反應使然。當茶樹嫩芽遭受茶小綠葉蟬取食,將刺激茶樹體內的化學成分組成發生改變,這使得茶葉散發出特殊「蜜香」,品嚐起來自然也就與眾不同了。這樣的茶品也因此遠近馳名,據說在西元1940年代,當時日本殖民統治下的台灣社會裡,每千斤的稻穀價格大約是90日圓,而來自新竹北埔、峨眉的頂級膨風茶,每台斤可是要價1000日圓!

在了解了白毫烏龍茶的機制後,台灣各地的茶農,也相繼研發出類似原裡的蜜香茶類,例如南投所產的「凍頂貴妃茶」,便可以說是東方美人茶的分支,只是製作工序略有不同。因為此類茶園平時可不能噴灑農藥,這些茶品也成了健康、無農藥汙染的象徵。

茶小綠葉蟬分布於東南亞地區,成蟲體長約3~3.6公釐。攝影:李鍾旻

不過,茶小綠葉蟬畢竟會對茶葉的產量造成一些影響,因此,在不以蜜香茶類為生產對象的茶園裡,牠們仍會被視為防除的對象。而茶小綠葉蟬在泰國也是著名的蓖麻害蟲,故英文俗名被稱作「蓖麻葉蟬」(castor leafhopper)。

有許多小昆蟲雖然會影響到人類的經濟利益,但有時卻又搖身一變,反倒成了人類的好幫手。昆蟲被應用在食品用途的例子不少,或許仍有不少的常見昆蟲,同樣具有開發為商品的潛力,只是我們還沒發現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