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可以一周不吃飯,但不能三天不喝水。2015年上半年,台灣遭遇十年大旱,不只中南部進入三階限水警戒,北部石門水庫供水的桃竹苗地區,甚至還更早進入供五停二的第三階彈性限水。雖因其後的梅雨鋒面和水利單位調度得宜,限水危機並未進一步擴大,但在極端氣候影響越來越深刻時,缺水危機絕對是政府須審慎思考因應之道的首要任務。
同樣的情形不只考驗著台灣政府,全球各地也陸續傳出大旱災情。包括內蒙古、遼寧、辛巴威、北韓、泰國、哥倫比亞、加州等地,顯示水資源已非一地一國之事,而是跨國問題。
在全球旱災的襯托下,再次凸顯了生命之源的重要。我們如何在不缺水時將珍貴水源好好留下,並讓運用更有效率?
災害喚醒治水反思 水價、跨區域治水受矚目
受到挑戰的台灣,也在這波旱情中,興起了輿論對水資源的關注和討論。包括政策、用水習慣、省水技術等。政府也得趕緊端出回應,例如,因水價太便宜,導致民眾一般不珍惜用水,造成許多浪費,經濟部終在6月底將水價調整一致化,送進審議程序;而本就因氣候、地形緣故容易缺水的南部,更由高雄市長陳菊、屏東縣長潘孟安喊出南方水資源新策略,強調須跨區域整合,擴大治水面向和整體策略的規劃。
只是地方喊歸喊,《水保法》修法竟挑缺水時闖關,要大幅開放集水區開發,這對守護水源來說不啻大開倒車,惹得環團跳腳,疾呼搶救集水區。
除了《水保法》修法,經濟部也趁機重推美濃水庫、高屏大湖開發案,讓美濃鄉親一聽到風聲立刻奔走北上抗議,批評政府只知蓋水庫、水壩治水的思維,已不合趨勢潮流。
水庫工程非唯一解 擁抱多元蓄水新思維
其實集中治水的思維已落伍,採取多元保水的策略,在旱澇程度擴大的今日,顯然更有彈性、能夠發揮自然棲地的優點,吸納瞬間而來的雨勢或者涵養水源。比如濕地和湧泉,都是極為珍貴的淡水資源,也往往是先民文化開枝散葉之處。只是在現代工程的高傲下,這些野溪、野泉十分容易被填掉或污染,十分可惜。
幸好,工程師也在改變思維,例如水庫工程師思索如何利用科技和技術留住水資源,而不是只是蓋了硬體建設,卻不考慮風災及可能的造成的生態危害。尤其台灣的環境、地理條件,蓋了水庫後難以解決淤積問題。
因此,利用台灣的優勢,發展多元蓄水,將是未來重點。比如伏流水便是南水局、水利署這幾年強推,能有效涵養水源、解決風災後水質混濁的蓄水方式。
回收再利用 新科技來解渴
開源之外,更重要的便是回收利用。今年旱災時,企業及工業區使用回收再生水的重要性再次被強調。產業須能回收再使用製程中產生的廢水,而非與民生、農業搶水。
要達到這些,投資發展新科技是很必要的。台灣的交通大學研究所,便為了解決都市農耕缺水問題,設計、打造了兩種型態的集水器,提供位於新竹高鐵站附近的食物森林有效的灌溉資源運用。
加州杏仁商會也以新灌溉技術來搶救產量。德國則從管線抓漏下手,他們建置了一套自動漏水監測系統,成功地為德國南方一個城鎮減少了2百萬公升的水資源浪費。另外世界各地皆有新創意,至少有八種新科技,目的皆為搶救水資源,促進資源有效及重複利用。
水資源越來越珍貴、稀少,恐是不變的趨勢。未來,「搶水」不但將造成戰爭、也將造成飢荒、糧荒等危機。世界經濟論壇在今年發佈的全球風險報告(Global Risks)中,即把缺水列為地球十大危機首位,顯見其影響力及迫切性。
聯合國建議,減低衝擊須從反貪污、能源轉型著手;世界水論壇則建議國與國之間必須建立「水資源外交」關係,以互相合作來度過難關。
反觀台灣,位於海島的我們雖度過了今年大旱,但政府的治水政策、產業及民生用水習慣都須體認現況,設法做出回應和改變,才能在面臨相同甚至更加險峻的狀況時,保持著應變能力和復原的韌性,確保社會不致陷入混亂和恐慌動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