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數據說話 北部沿岸魚種30年減3/4 台資料論文首登Nature旗下刊物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讓數據說話 北部沿岸魚種30年減3/4 台資料論文首登Nature旗下刊物

2015年12月21日
本報2015年12月21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要了解生態系的消長,有賴長期資料累積,尤其台灣的海洋生態問題,長久以來更因缺乏監測資料而難以治理對策。

最近中研院研究團隊發表〈台灣北部核電廠撞擊魚類群落的長期監測〉,分析過去30年來北海岸的魚類監測資料,發現北部海域的魚類群聚每15年就減少一半魚種。這篇論文也是國內首篇收錄在《Nature》旗下的《Scientific Data》科學期刊的「資料論文」。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執行長邵廣昭指出,影響海洋生態的原因錯綜複雜,不易釐清,造成相關部會推責,也無能對症下藥。要提出有效政策和方法,必須先有長期資料畫成趨勢圖,才能瞭解環境的變化程度。

Long-term monitoring dataset of fish assemblages impinged at nuclear power plants in northern Taiwan
Long-term monitoring dataset of fish assemblages impinged at nuclear power plants in northern Taiwan

30年  魚種驟減成兩位數

Long-term monitoring dataset of fish assemblages impinged at nuclear power plants in northern Taiwan〉(中文暫譯:台灣北部核電廠撞擊魚類群落的長期監測資料)是由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執行長邵廣昭研究團隊,自1987年起,每個月到核一、核二廠進水口,於冷卻水撞擊入內時,收集隨之而來的垃圾,再從中撿拾所有魚類的標本。這期間曾經歷1990年至2000年間的空窗期;2000年恢復採樣直到2014年,前後歷經30年時間、累積19年採樣資料。

文中指出,北海岸魚種從30年前的120種,銳減至今約20~30種,平均每隔10~15年即減少一半。魚種組成方面也有改變,過去具經濟價值的烏魚、白帶魚居多,逐漸為刺河豚和臭肚魚所取代。研究團隊推估,依此趨勢,加上未有相關海洋保育對策,台灣可能會比聯合國預估的2048年更早面臨海中無野生魚的處境。

這項資料是收集核電廠「撞擊」物進行調查研究。所謂的撞擊可以是動詞,也是名詞,在此是指核電廠為了引入海水進行冷卻,在進水口設置了網具、柵欄等攔阻設施,阻隔海漂垃圾以及過濾中小型物體;被栅欄或篩網所攔截的垃圾、海洋生物或魚類稱為「撞擊」。

撿拾攔阻撞擊而入的魚類,不受採樣人員採樣方法、地點、時間和頻度差異,或季節、天候和海况的限制影響,使得取樣更具客觀公正性。研究團隊除了發表核電廠撞擊魚類採樣,未來也將陸續發布從漁民的剌網漁獲、研究員潛水記錄珊瑚礁魚類、潮間帶魚類採集所獲得資料。

撞擊魚種調查。圖片來源:中研院邵廣昭研究團隊提供;環境資訊中心後製
撞擊魚種調查。圖片來源:中研院邵廣昭研究團隊提供;環境資訊中心後製

尋找海洋解方  需先累積基礎監測資料

邵廣昭表示,這篇報導之所以引起國際重視,很快獲得發表,主要是過去一直缺乏海洋生態長期監測的資料比對。

「影響海洋生態的原因錯綜複雜,不易釐清,也因此造成相關部會推責,不願意面對海洋的真相,也無從對症下藥,提出有效的政策和方法。」他說,漁業資源始終不見起色,與管理績效有關,卻未曾深究這些管理方法是否有效。

因此,保育團體主張「預防原則」,意即在科學研究還無法釐清和證明前,最好以保育為優先;包括少抓一點魚、不要破壞海岸或海洋天然棲地、杜絕污染、監測和取締非法,以及防堵入侵種生物等等,從各方向一起努力。

而台灣能有海洋生態長期監測資料,歸功於核電廠受環評規範,得以持續這項漫長監測。然而,生物多樣性保育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生物多樣性調查研究相關資料的收集、整合並公開分享,這也是生物多樣性公約的要求和國際上的趨勢。

邵廣昭指出,國家並不重視也未支持長期生態調查和監測,更缺乏資料累積和公開分享的精神,也未嚴格要求公務預算資助的生態調查,原始資料須繳交建檔;更因部分政府機關或研究人員的本位主義,或各種不同理由與藉口,不願公開資料。

資料論文分享  已成國際趨勢

「如果沒有像這樣用長期的資料來畫成趨勢圖,當然就沒有辦法了解我們的環境和生態在過去3、40年來改變多快速。」邵廣昭說。

甚麼是「資料論文」?邵廣昭解釋,近年國際上陸續發行一些以原始資料為主體的資料期刊(Data journal),這些報告稱為「資料論文(Data Paper)」,目的是鼓勵研究人員公開分享收集來的珍貴資料。

學術上重量級期刊《Nature》,也於去(2014)年發行資料論文的資料期刊《Scientific Data》。邵廣昭表示,這是台灣首篇收錄在國際期刊的資料論文,證明台灣海洋生態研究以及開放資料的成果、努力和貢獻。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