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香鯨在台灣偶有發現紀錄,其中以東部海域占絕大多數。而擱淺紀錄則以西南沿海及東北角海岸為主。為什麼抹香鯨會出現在台灣海域?又為何會擱淺?直到最近,當我們有機會進一步了解牠們時,也發現海洋正在釋出警訊...
台灣有過捕鯨產業。從1913年墾丁南灣的捕鯨船啟航,到1981年公告禁止捕鯨。根據文獻統計,當時捕獲種類有大翅鯨、抹香鯨及藍鯨等近十種,其中以大翅鯨占多數,抹香鯨其次。捕鯨產業開啟了台灣與鯨豚相遇的序幕,而捕鯨產業的落幕,也成為台灣保育鯨豚的契機。
世界第二大洋流「黑潮」流經台灣東海岸,帶來豐碩的漁業資源,同時也是鯨豚攝食及洄游遷徙的路線。1990年代初,東海岸開啟一連串鯨豚海上調查行動,迄今紀錄超過32種鯨豚,占全世界族群種類的三分之一,也促成賞鯨業的發展。
隨著商業捕鯨時代落幕,今日對抹香鯨最主要的威脅,則是漁具纏繞與船隻碰撞意外。鯨豚擱淺的情況可分為死亡擱淺和活體擱淺。一般擱淺多因疾病或受傷,和人為干擾等因素。
自1990年代迄今,台灣共記載有12筆抹香鯨擱淺紀錄,其中有半數製作成標本,供解說教育使用。那麼一個體型巨大的抹香鯨,又要如何製作成標本呢?
2014年5月,宜蘭南方澳內埤海灘,擱淺死亡一隻身長9.7公尺的雌性抹香鯨。由於發現已腐爛多時,且體型龐大,相關單位採樣後即就地掩埋。經過八個月自然分解,抹香鯨骨骸陸續被挖掘出土,運送到成功大學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進行骨骼標本製作。2015年8月,這隻抹香鯨化身為骨骼標本,在台灣博物館土銀展示館組裝上架,期許透過解說教育,啟發民眾思考當代的鯨豚保育議題。
台灣從1913年捕鯨開始,歷經禁止捕鯨、種類普查、科學研究、賞鯨到保育,一百年的歷程轉變或許不長,不過對於保育鯨豚,並讓牠們生生不息,卻是一個永續的開始,期待下一次與抹香鯨有更美好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