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裕國家氮足跡高 衝擊貧窮國家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富裕國家氮足跡高 衝擊貧窮國家

2016年01月27日
摘錄自2016年1月26日中央社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發表在「自然地球科學」(Nature Geoscience)期刊的研究指出,許多已開發國家的氮汙染足跡極高,卻對遙遠的開發中國家構成嚴重影響。氮足跡指的是生產、消費、運輸商品以及在特定國家使用服務過程的活性氮排放量,無論商品產地為何。

研究共同執筆人、任職雪梨大學(University of Sydney)的馬里克(Arunima Malik)在聲明中說:「高收入國家的排放量是貧窮國家的10多倍。」香港與盧森堡一年人均活性氮排放量超過100公斤,巴布亞紐幾內亞、象牙海岸和賴比瑞亞則不到7公斤。這些差異反映出富裕的消費者傾向使用動物製品和高度加工食品。我們認定,其他國家的消費需求,導致當地出現大量氮汙染。

美國、中國大陸、印度和巴西境內的消費,造成全球將近一半的氮排放。要改變這項趨勢,消費者能做的事情有很多。對美國等國家而言,倘若消費者根據國家和國際蛋白質建議攝取量進食,並減少50%的食物廢棄物,氮足跡就能減少超過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