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海洋 | 環境資訊中心
我們的島

餐桌上的海洋

2016年02月01日
採訪、撰稿:張岱屏;攝影、剪輯:陳忠峰

每年除夕圍爐,魚是少不了的菜餚。但是你知道嗎?台灣沿近海的魚種,30年來只剩1/4,當漁業資源萎縮、海洋生態瀕臨崩解,如何期待餐桌上能年年有魚?該怎麼吃,才能給海洋留下一條生路?

餐桌上的海洋。攝影:陳忠峰。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夜色昏暗、冷風陣陣,碼頭上卻有人佇立觀望,等待漁船歸港。終於老漁人的船進港了,買魚人迫不及待上前看漁獲。澳底漁民吳萬春從小在海上討生活,親眼見證近海漁業的興衰與海洋資源的枯竭。

台灣四面環海,東部有黑潮流過,加上地形影響產生強勁湧升流,環境得天獨厚,海洋資源本來非常豐富。然而近年來海洋生態警訊頻傳,根據國際調查,台灣附近海域的健康狀況,在全球220個地區中排名199,幾乎是敬陪末座,主要漁獲也大幅萎縮。

漁業專家李國添指出,民國80年代,烏魚一年最多可捉到250萬尾,近幾年都只有十幾萬尾,不只是烏魚,一般人常吃的魩仔魚,漁獲量也從800萬噸,減少到現在只剩4、50萬噸,而這只是少數有統計資料的經濟魚種。

其實有很多魚,我們還來不及認識牠就已經絕跡。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邵廣昭,30多年來紀錄核一、核二進水口撞擊堆裡採集到的魚類,發現魚種從120-130幾種減少到約20-30種,只剩下約1/4,平均每15年就減少一半。

台灣沿近海魚種只剩下四分之一。攝影:陳忠峰。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沿近海漁業枯竭的原因,除了環境污染,漁業管理不足、過度捕撈是主要原因。非法捕撈是另一個管理上的問題,目前包括美國、歐盟、日本等國家,對於違法、未報告與不受規範漁業(簡稱IUU漁業)的抵制措施越來越強烈。歐盟日前就宣布,將台灣列為打擊IUU不合作的名單,並舉黃牌警告,六個月內若不改善將採取更強烈的抵制行動。其實不只遠洋漁業,台灣沿近海的IUU問題更値得關注。邵廣昭認為,在查緝人力與經費有限下,最理想的管理方式,是劃設完全禁漁的保護區,但台灣目前在保護區管理上還有待加強。

眼前趨勢讓邵廣昭憂心忡忡,決定從消費者的教育開始挽救海洋危機。這份由邵廣昭等學者撰寫的台灣海鮮指南,將海鮮分為三大類,一是鼓勵食用的水產品,一是資源有危險盡量少吃的魚類,最後一類是瀕臨絕種應避免食用的魚類。其中也列舉了十項購買海鮮的原則。

台灣海鮮指南。攝影:陳忠峰。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當大部分漁民都改用刺網、圍網,還是有少數漁民堅持用傳統方式來捉魚,對漁業永續抱持盼望。該怎麼樣以消費者的力量,讓比較永續的漁業能生存,挽救海洋資源?徐承堉在台灣各地尋找認同永續漁業的漁民,替他們販售魚獲。在這裡,每條魚都有自己的身分證,消費者可以明確得知捕撈這條魚的漁民是誰?使用什麼樣的漁法、捕獲的地點在哪?

為了因應國際規範,漁業署從民國103年起,對鯖鯵、寶石珊瑚、飛魚卵等進行卸魚申報管理。民國106年開始,所有十噸以上的漁船進港時,都必須主動申報卸魚量。

該怎麼申報才會確實?政府與民間團體各有各的看法,但這畢竟是漁業管理的起步。接下來,徐承堉要與民間保育團體合作,參考國外制度,希望在台灣推動「責任漁業指標」(簡稱RFI)。

責任漁業指標(RFI)從營養階層、回復力、瀕危性、管理現況、生產方式等面向替每條魚打分數,消費者可以看到每條魚的評分,決定是否購買,對漁民、生產者產生鼓勵作用。漁業專家李國添認為,民間推動責任漁業指標,替水產品建立一套驗證制度,立意良善,但是驗證單位是誰?該如何建立公信力與公平性,還需要嚴謹的規劃。

有部分餐飲業者,也開始響應在食材上,選擇有履歷、可溯源的水產品。

消費者是決定漁業永續的最大力量。攝影:陳忠峰。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在漁業管理不完善,生態步入枯竭的今天,從消費力量著手,是當下每個人都能盡的小小心力。台灣未來會不會走向無魚之島,有待政府在管理上的革新,也要看你我每一個人的選擇。

※本文轉載自我們的島【餐桌上的海洋】
02/01(一) 22:00首播
02/06(六) 11:00重播
更多節目內容請見我們的島

捐款支持環境資訊中心,加入打造優質環境媒體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