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素人建築師」如何面對氣候變遷挑戰 登上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台灣「素人建築師」如何面對氣候變遷挑戰 登上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2016年05月27日
本報2016年5月27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自製屋舍、廢棄貨櫃活化、報紙屋、民居雨水回收系統、運用廢棄材料,台灣各地其實有不少「素人建築師」,各自以自己的想法改善住所,甚至因應氣候變遷。看似平凡無奇的民居元素,其實在建築師的眼裡,是值得重視的常民智慧,現在正出現在義大利威尼斯普里奇歐尼宮展出。

第15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臺灣再製-常民構築〉展場(普里奇歐尼宮)_(1)

台灣常民建築模型,正在參與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圖片來源:國美館。

因地制宜  常民建築體現生活智慧

第九度參與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國立台灣美術館此次帶領交大策展團隊,提出「台灣再製 Re:Made in Taiwan」策展概念,將長期對台灣常民建築的觀察送到國際,在威尼斯展出模型,以此與世界對話。

展場中一個個紙管裡的建築模型,呈現出台灣常民建築的元素。策展人包括曾成德、莊熙平、曾瑋、曾聖凱,在他們眼裡,鐵皮屋、鴿舍、木柵欄這些在台灣隨處可見的建築元素,正是台灣的「素人建築師」面對在地各自不同條件所作出的因應之道,比起如台北101等明星建築或地標建築,更能代表臺灣當代建築的真實特色及人們實際的生活。因為這些日常建築與人民的生活並存共生,來自居民的集體力量與智慧。

面對氣候變遷  利用回收、廢棄素材迎戰

此次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大會主題是「前線報導(Reporting from the Front)」,要關注社會最前端的基層勞動者,如何在資源及環境條件不足之下為改善生存方式尋找解決之道。對此,策展團隊「交大跨領域設計科學研究中心(TDIS)」提出對台灣常民住所觀察的心得,表示不管是自製屋舍、廢棄貨櫃活化等,台灣的常民建築多使用輕巧、簡單、快速、普及的在地材料與回收材料。

《臺灣再製-常民構築》展品

台灣常民建築模型,正在參與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圖片來源:國美館。

例如宜蘭的全職農夫李旭登,觀察到因極端氣候產生的水資源缺乏問題,自行研發出居家雨水回收系統來因應氣候變遷;台灣女婿羅約翰,收集1300公斤的廢報紙,在屏東製作了一棟紙磚屋,賦予一般人眼中的廢棄回收物新的價值與生命,這些案例也將以照片或錄像方式參展。

在策展團隊眼裡,這都是素人建築師們面對種種挑戰,努力憑藉自身的觀察及經驗,讓建築設計在地化的常民生活智慧,在展館中呈現自製屋舍、廢棄貨櫃活化、報紙屋、民居雨水回收系統、運用廢棄材料等。

加入新科技材料  未來建築更環保

而策展團隊也引進了新科技的材質,提出他們對台灣建築的一點提議,包含永豐餘以農業秸稈綜合利用製漿造紙技術做出的nPulp材質,從將被焚燒的廢棄稻稈,轉生為紙漿、紙製產品的原料,更可以製成磚塊、管狀物等建材。

元太科技的E Ink輕薄大型的「電子紙」則可運用在建築的外觀,成為建築的動態皮層。更有從回收塑膠做成的觸媒塑膠紗網,可吸附PM2.5懸浮微粒,未來在市場上也具有相當發展潛力。

曾成德表示,空氣污染PM2.5已是全球危機,建築師的工作不僅僅是做好設計,更應該想出對土地環境更友善的建造方式。

作者

賴品瑀

新店溪下游人,曾在成大中文與南藝紀錄所練功打怪撿裝備,留下《我們迷獅子》、《我是阿布》兩部紀錄片作品。現為人類觀察員,並每日鍛鍊肌肉與腦內啡,同時為環境資訊電子報專任記者,為大家搭起友誼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