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求效率反成迫遷 財政部檢討「國土清理活化」政策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為求效率反成迫遷 財政部檢討「國土清理活化」政策

2016年08月19日
本報2016年8月19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這些人跟劉政池一樣壞嗎?」因「國土清理活化」,包括華光、紹興、蟾蜍山等社區迫遷案一再惹議。這些社區陸續遭提告與拆遷,但住戶與聲援團體認為,這些「非正規住居」有歷史脈絡,與劉政池那般惡意佔用行徑大不同,不可一概而論,應該釐清各種類型。

財政部19日下午舉行「檢討國有土地清理活化及管理政策」公聽會,由次長莊翠雲主持,強調要檢討目前國土清理活化的政策,如何落實兩公約對居住權保障。公聽會源於立院內政委員會時,立委尤美女等人要求檢討此議題。「迫遷與訴訟不是我們的目的,目的是要訂定租約。」國有財產署署長曾國基則釋出善意,更對基隆阿美族聚落「快樂山」案表示傾向以逕行出租、就地安置來處理。

曾國基表示,若國土有人協助照顧,政府又有錢拿,是雙贏的狀況;尤美女則建議既有此善意,則應先中止與居民的訴訟,爭取時間尋找解決之道。

國土清理活化造成許多迫遷爭議,民間團體認為應考慮歷史脈絡,而非一致認定為惡意佔用。攝影:賴品瑀。

2009年行政院組成「國有土地清理活化督導小組」,當時的小組召集人為行政院副院長朱立倫,目標是強化國有土地運用效益、創造資產價值、加速建設推動。但近年各機關為達成督導小組的要求,為了加速效率,而對居民訴訟,要求強迫拆遷,而衍生爭議,甚至遭國際兩公約審查小組提出指正。

當時將國有地視為「價值20兆的不動產商品」的思維也遭到批判,反迫遷連線成員林子勤批該政策為求獲利,卻忽視了現住戶的居住權。

判斷「非正規住居」  不應忽視歷史脈絡

在公聽會前,民間團體在財政部門前訴求應該區分佔用類型,對於屬非正規住居者,免除不當得利、提供適當安置、與利害關係人進行真誠的磋商。

華光社區訪調小組成員徐亦甫指出,華光、紹興、蟾蜍山等社區,多是因為戰後國民政府來台後缺乏住宅政策,因此戰後移民、城鄉移民與都市原住民等,多年來在機關的默許下在國有土地自建房屋,這樣的歷史脈絡不能忽視,並且保障居民的居住權。

在公聽會中,學者的意見大多與民間的意見類似。法官孫建智認為,雖然政府高談依法行政,但兩公約的居住權保障正是這些非正規住居所能主張的,聯合國提出這些,便是因為世界各國在戰後都有類似的狀況。孫建智認為,政府機關應該經過協商、盡量避免搬遷或使用強制力,現有與非正規住居的訴訟更應該先暫停,再來全面檢討相關法令,否則將是打人喊救人,讓人難以相信誠意。

活化國土急不得  應納入更多民間參與

臺北大學公共事務學院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副教授林秋綿認為,國土佔用類型與原因非常多,應該先釐清居住權保障到哪一個範圍。雖然監督小組要求處理效率,但政治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翁燕菁認為,要妥善進行協商的話,時間當然一定會長不會短,但不能只是看效率,而是要處理過程有多細緻,這也是監督小組要監督的部分。

台大城鄉所副教授黃麗玲更認為,應該重新檢討小組的組成,納入文化、環境領域成員,且國土活化的決策應該開放更多的民間參與,黃麗玲更直言,目前國有土地的開發思維與私人不動產的開發方式相似,但國土該有的角色,如永續維護歷史、文化、環境等等的功能,都被忽略了。

作者

賴品瑀

新店溪下游人,曾在成大中文與南藝紀錄所練功打怪撿裝備,留下《我們迷獅子》、《我是阿布》兩部紀錄片作品。現為人類觀察員,並每日鍛鍊肌肉與腦內啡,同時為環境資訊電子報專任記者,為大家搭起友誼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