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不簡單】超乎想像的台灣豆 你認識哪幾種? | 環境資訊中心
生物多樣性

【豆豆不簡單】超乎想像的台灣豆 你認識哪幾種?

2016年09月06日
作者:林志忠

二次世界大戰後,從糧食豆轉向商品豆偏好的過程,加快了豆作農業的改變。人們對於豆類的種植,由粗放採集、精緻栽培及多樣性豆種的家庭農作習慣,快速地轉向機械化、大面積種植及單一豆種的集團契作。

此一農耕作業的變革,從工業國家漫延到開發中的台灣,特別是工業革命及綠色革命的影響,大量化肥及基改作物的應用崛起,徹底地改變了傳統豆類栽培與利用。於是,在這一波浪潮下,諸多早期農家品種,在適口性及食品加工的選擇過程中,漸漸地被淘汰。在世界這一片豆類保種、留種、及育種潮流中,台灣豆作農業何去何從呢?

豆類多功能

目前台灣豆類依利用目的,分為油料、食用、綠肥覆蓋用、染料用及其它用途之豆類。油料用豆以大豆及落花生為主要種類,其中台灣育成之大豆品種至少40種,落花生32品種,是國內育成品種數量最多的豆類。

落花生採收圖片來源:林志忠。

大豆栽培之規模,於1960年達到59,665公頃,總產量達到52,653公噸,堪稱台灣豆作農業的高峰。但隨著巴西、阿根廷、美國及中國大豆之產量大增,成本低廉,間接造成國內種植規模銳減。目前台灣對於商品大豆及食用級大豆需求,約200萬公噸。儘管農糧署於2012年訂定「獎勵契作大豆(黑豆)作業規範」,每公頃補貼農民4萬5千元,提高誘因,但國內大豆生產自給率仍不到0.01%,亟待努力。至於落花生種植面積,目前仍維持每年2~3萬公頃,總產值約30~40億元,雲林縣為主要產區,佔了近75%的生產面積。

食用豆蔬菜是台灣夏季重要的菜源,以豌豆、菜豆、豇(ㄐㄧㄤ)豆、毛豆、綠豆、鵲豆、刀豆、翼豆、蠶豆等為主,供應本地消費及外銷貿易。近20種食用豆類中,豌豆、菜豆、豇豆及毛豆最為普遍,種植規模相對較大。豌豆,分為嫩莢用、嫰豆用、甜豆用及豆苗用品種,其中嫩莢用及甜豆用品種,均採用本地新育之品種,其它三類採購自澳、美等地。

菜豆有兩種

菜豆,是豆類利用中僅次於大豆的豆種,栽培最廣時期達5,000公頃,以高屏地區為主要產地。菜豆品種可分為嫩莢用、嫩豆用及乾豆用,其中嫩莢用菜豆細分為蔓性及矮性品種兩類。蔓性菜豆如台中一號、紅骨及灰仁等品種,具連續開花、生長期長及生產量高等優點,最為農民喜愛。矮性菜豆,則具有機械化收割之優點。

豇豆,在台灣又稱為菜豆,但往往與俗稱敏豆的菜豆混淆[1]。豇豆栽培面積目前約1,600公頃,以屏東縣850公頃農田為最大產地。台灣豇豆分為4種類型之品種,以青皮及白皮品種較受歡迎,屬於廣泛栽培。而紅皮及花皮之菜豆,少量於宜蘭及南部地區種植。

豇豆種植。圖片來源:林志忠。

毛豆綠金

毛豆,是指大豆在R6綠莢成熟期,達80%成熟的鮮豆莢。目前毛豆種植面積維持在9,000~11,000公頃之間,以中南部為主要產區。台灣民眾以毛豆莢及毛豆仁為其食用部位,採其鮮豆仁,作為內需蔬菜用。

外銷日本之毛豆,則以鮮豆莢及冷凍毛豆為主。毛豆品種之選用,初始以引進日本「三河島」、「十石」、「群鶴」、「綠光」等毛豆品種為主。1986年之後,由高雄農改場及亞洲蔬菜中心合作,陸續選育出「高雄1號」等8種毛豆品種,「高雄9號」毛豆是目前為外銷之主力,廣泛種植。

目前,其它豆類的栽培規模偏低,難與6、70年代之盛況相提並論。但在各農改場之創新育種及有機農業政策的努力推動下,近年來,分別在各地區形成具有品牌效應的高單價豆類商品。如台東樹豆、花蓮大豆、萬丹紅豆、滿州黑豆等優質豆類,成為食用豆消費市場新寵,增加農民收入,提高了新一代農民的種植意願。顯然未來創新育種研發投入,以及生態農業政策之支持,將是友善豆作農業之利器。

豆類栽植法

目前台灣豆類栽培制度,包括間作、裡作、單作、混作、及輪作等措施。依據農田生產條件、規模及目的,採用不同栽培方法。間作,是指同樣土地及栽培期之內,種植兩種或兩種以上作物。

豆類間作包括甘蔗與大豆類間作(青皮大豆、黑皮大豆)、地瓜與綠豆、豇豆之間作等,實施地區主要以台中以南之地區為主。

裡作,盛行於中部及屏東地區,指在一種作物栽培的兩期之間,種植豆類。中部進行水稻與豌豆裡作,屏東則以青皮大豆、紅豆與水稻裡作。台灣氣溫暖和,低海拔地區易發生病蟲害,豆類不宜單作,此種植法多運用於高冷地區,如栽培性喜冷涼的碗豆及蠶豆。

混作,是指在一塊農地上,同時栽培多種作物,過去多發生在台灣東部及澎湖地區。原鄉之傳統農耕,往往將小米、玉米、樹豆等同時播種,是典型的混作系統。

輪作,指在同一田地選擇若干種類的作物,輪流種植。該方法在蔗糖工業發展之前,以青皮大豆、陸稻、地瓜、落花生、甘蔗等進行栽種,盛行於南部旱作地區。

「實」用豆類:綠肥

供綠肥栽種,是豆類另一項重要的農業功能。一般來說,每個豆種每年每公頃平均固氮約100kg,每1kg氮則相當於供應3kg氮素。換言之,豆科綠肥作物,除了有機物質外,同時生產了天然氮素,提供其它作物生長所需。

綠肥作物:田菁。攝影:李慧宜。

台灣豆科綠肥種類包括田菁、太陽麻、綠肥大豆、埃及三葉草、苕子、紫雲英、灰毛豆等十數種,利用其生長最旺盛時期之嫩莖葉,犁入土壤中以充有機肥料,因此常被應用於各種水田及旱田的作物栽培系統中。

豆類提供高營養價值,成為較高收益作物。並藉由生物固氮作用,提供清潔有效氮肥。部份豆類還抑制了禾穀類病害漫延,減少土壤中線蟲的數量。這些多元化的生產功能及利用價值,成為豆作農業不可或缺的理由。

豆類作物 需要更多重視

然而,當台灣邁向生態保育及多樣性的友善農業,豆類在台灣作物中,依然僅列雜糧項目之一。各種豆類栽培之種類及面積,往往隨著市場變化,時而遽減,時而微增,顯示豆作農業的窘境。

依據國外研究顯示,作物栽培中,豆類栽種的比例,至少應該在30%,才能達到友善環境的標準。姑且不論該研究數據是否適用各地,對於台灣近80萬公頃的農田系統中,豆類耕作如何重新分配及調整?除了乾豆外銷及蔬菜內需之市場指標判斷,豆作經濟與環境生態如何共榮?未來之育種目標及現況改善策略?都將是台灣豆作農業應持續關注的課題。

【註】

  1. 台灣好農部落格:教你秒懂四季豆、醜豆和豇豆

【相關文章】

※ 本文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