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公布台灣海灘廢棄物監測結果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公布台灣海灘廢棄物監測結果

2006年08月07日
本報訊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於8月4日周五召開記者會,公布自2000年來監測台灣海灘廢棄物的成果。5年餘來該基金會與美國海洋保護協會(The Ocean Conservancy)合作,在基隆、台北、台南、高雄、花蓮等地的海岸進行了超過百次的淨灘與廢棄物監測紀錄,並針對垃圾樣本作分析、了解廢棄物來源,希望能對症下藥、減輕人類廢棄物對海洋造成的影響。

台南二人溪出海口監測行動(圖片提供: 台南社大晁瑞光)

根據該基金會的監測報告,台灣的海灘廢棄物主要來自陸地活動以及廢棄物處理流程不當,以花蓮北濱海岸為例,在所收集到的2萬6千多件廢棄物中,90%的來源為「海岸遊憩與日常生活」與「傾倒廢棄物」,只有3%來自海上活動與船隻;根據環保署「海岸地區環境清潔維護計畫」,設置於海岸的垃圾掩埋場若是處理不當,當暴雨、颱風時,廢棄物亦隨著沖入海洋。

監測報告更指出,常見的海灘廢棄物都是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東西,比如塑膠碎片是量最大的垃圾,其次為瓶蓋、吸管、沖天炮、玻璃瓶碎片、保麗龍等石化製品、塑膠袋等。當強調便利、消耗性的生活成為常態,大量的廢棄物就是人們必須給付出的環境成本。

海洋廢棄物的研究與淨灘行動在國外行之有年,自1986年起,美國海洋保護協會已於118個國家合作進行過超過470萬志工人次的淨灘與監測行動;台灣在這方面的研究與成果卻是付之闕如,即使是淨灘,也只有環保署、環保局及一般民間團體、企業偶爾舉辦的「大拜拜」而已。我們不知道台灣海岸廢棄物的來源、污染範圍,也不知道它們已經造成的影響。

針對這點,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向政府發出4點呼求:1.環保署立即全面體檢設置於河岸、海岸上所有使用中或已關閉的垃圾掩埋場,防止廢棄物進入水域;並全面監測海岸垃圾、定期清除。2.要求環保署全面調查所有水域(含海洋、溪流)中的廢棄物、釐清廢棄物的來源與分布範圍,並將減廢對策、權責與推動時程公告,讓全民與輿論一起監督。3.停止大拜拜式浪費公帑的淨灘活動,並將「零垃圾」的環境教育對象設定在污染源製造者身上。4.要求漁業署針對廢棄漁網等影響海洋生態甚鉅漁業廢棄物,提出積極主動的管理辦法,並協助宣導漁民妥善處理漁業廢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