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環保團體偕同非核亞洲論壇事務局主任─佐滕大介,以及曾任職美國GE公司「原子力事業部」的菊地洋一先生,拜會中研院院長李遠哲先生。雙方就核能安全問題交換意見。
核能四廠建了十幾年,由當年的缺電,台灣經濟發展需要豐沛的電力作基礎,到現在產業外移,台灣內部悄悄地「產業轉型」,缺電缺個十幾年,到現在用電還仍然遊刃有餘,也著實令人奇怪。立院下個會期,又將追加預算,我們憂心的是愈益追加的預算,在「統包─分包」的系統中,能否保證一個安全的核電廠呢?
三年前我們也曾邀請菊地洋一先生來台,當時為台電核四工地打下了難堪的「三分」,可說給各方一個震撼教育。當時台電工程人員對於核安所表面的過分自滿,更是讓菊地先生憂心。今年(2006)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再度邀請菊地先生來台,除了再次造訪核四廠工地進行觀察之外,亦拜會了中研院李遠哲院長、台北縣政府以及立法院。
菊地先生以1973.3~1980.6,7年間,參與日本東海核電2號機、福島第一核電6號機的設計建造的經驗,來闡述其對於核能發電的安全疑慮。
菊地先生尤其指出,現有核子反應爐有先天上的設計缺陷,是未瑧成熟的科技。1995年阪神大地震之時,日本曾發生核電機組直接斷電(女川核電廠)的事故,日本政府因而有後續檢討,進而有全面提升耐震指數之事,台灣和日本同處地震帶上,是否有做萬全準備,令他相當憂心。
李院長肯定菊地先生的談話,但表示我們應借助日方對核安的經驗,來加以監督把關,確保民眾安全。
以下是會談紀要。
日方經驗 有關地震引發的安全問題
菊地:我年少時為了核能的和平使用費盡心力,不眠不休的研究設計原子反應爐。然而隨工作日久,深入的程度愈深,越對於這樣的科技存疑,直到自己進入原子爐維修後,感受暗無天日的輻射空間,體會勞動者在未知科技面前 的恐懼,自己一個禮拜後還導致白血球指數飆高,使我覺得再也不能為這樣的工作奮鬥下去,而早早申請退休。
幾年前發生的阪神大地震,李院長應該記憶猶新吧!當時新幹線的鋼板被撕 毀,切面不是扭曲的,向被刀子割斷一樣。證明機器模擬地震,來訂定鋼板厚度有其限制。大地震來襲時,是以波浪形亂動,但機器模擬時,只能上下或左右測試。台灣跟日本同屬地震帶上,根絕因地震而引發核安事故之道,應是停止核能電廠的建造。
目前核四廠所用的反應爐機組ABWR,是跟日本的濱岡電廠同一型的,有其先天上的缺失,運轉之後會產生裂縫,到時必須要勞動者暴露在輻射下做維修,有害勞動人權,重點是也不能修好。
有關CO2問題
李遠哲:很高興民間團體邀請了日方的核電專家來給我們建言,日本經驗值得我們借鏡,包括阪神大地震的例子(耐震係數的提高),台灣會來參酌。
之前,美國原委會委員長,曾經跟我提及,若要買核子反應爐,應該先考慮法國製造的廠商,像GE這種以發展核武,只顧賺錢的廠商,比較值得商榷,我也曾經把這個重要訊息,面告當時的總統李登輝,但發包、簽約程序已完成,為時已晚。
我知道各位的用心,不過2005年多國簽訂京都議定書後,有關CO2減量問題值得我們考慮、評估。現在世界上最緊急的似乎是CO2量一直增加,使得全球暖化,造成氣候變遷等問題。
菊地:其實核電的發展從開採鈾、製造電廠,到核廢料處理都產生大量CO2,一般以為發電過程不會產生CO2,然而近來有學者指出,發電需使用海水冷卻 ,熱水排入海中,也會使海中生大量的CO2,繼而使氣溫升高。
李:聽你這麼一說,我想起,60年前大家都說核能會帶來光明的未來,但現在來看來似乎也不太不正確。
核子反應爐的先天缺陷
菊:在我申請從GE退休之時,也有2位屆退的工程師,申請退休,依當時他們參與核電製造的過程,認為再這樣下去,GE遲早會出問題,實在良心過不去。沒想到不幸的事情,果然發生,他們退休不久,美國就發生三浬島事件,之後又發生了俄國的車諾堡事件。
GE的反應爐運轉後有裂縫和生銹問題。根據學者指出濱岡電廠其下就是一個斷層,有相當大的機會發生地震,一旦遇直下型地震的搖晃,一定承受不了,恐怕會發生意外,因此在進行提高耐震係數的工程,我也同樣煩惱地處地震帶的台灣。
李:裂縫從何來?
菊地:PLR幫浦配管作用是冷熱水循環,會一直震動,日久運轉下,一定會產生裂縫,日本有在換配管,但PLR噴嘴處放射能強,不易檢查;就算要更換,勞動者也必須暴露在極強的輻射下。關於配管,日本原來是十年作一次檢查,但發現太多裂縫,改為五年檢查一次,不過具專業檢查技術的人實在不足,只能一邊訓練一邊檢查。
更可怕的是, 「隱蔽作業」─包商通常不會將情形往上報,因為那會變成自己的責任,況且要講到最根本的話,等於是要說原先反應爐設計就有問題(沒有考慮到維修的困難度等等),這樣做得話,搞不好會被趕出業界。
李:之前曾到京都參加有關CO2減量的會議,聽到的訊息是,原子力應繼續發展。
佐藤:我十四年來來台二十次, 原子爐若在台灣造成事故,日本輸出不成熟的核電技術,也算是加害者。為了不要發生那麼不幸的事,我才努力不懈,一直來台,要把核四擋下來。
重新評估耐震指數及核安檢查
李遠哲:美國加州也是地震頻繁,但他們也研發出科技,使得遇地震時,地板都不會晃動,所以關於耐震,應該是可以克服的。
佐藤:日本濱岡核電廠耐震係數原先是0.6g,現在要提高到1g,但台灣的核電廠耐震係數只卻有0.4g!這叫人怎麼能放心?而且我要強調的是,就算提高到1g也無法保證一定可以承受地震的天搖地動。
李: 日本經驗很重要。雖然目前台灣現在無完美的安全檢查(或監工)機制,但我們會全力去作。
菊地:若繼續發展下去,很多維修工程,會讓勞動者必須暴露在輻射下維修。況且所謂檢查也是不可靠的,我曾親眼目睹一個事件,檢查前一天才發現有個按鈕不能成功運轉,時間緊急,無法處理,到了隔日,檢查人員來到,電廠人員竟然一個個打暗號下去,由站在機器旁邊的技術人員以手去推動。這種事情當然可能在工程界或科技界多多少少存在,但核電是不容得一點閃失的工程呀!
李:所以應有較良好經驗的人來檢查。
菊:如同我前述,可以擔負檢查任務的技術人員根本不夠,釜底抽薪之際,還是應把核電工程停下來。
李:其實我現在很矛盾,去京都參加抑制CO2的會議時,會上的主流意見是,開發石化能源,會產生很多CO2,相當可惡,核能還是應該繼續發展;今天又聽你們說核能是惡魔,會有很多問題。我還需要時間多方思考、探詢一下。
綠黨召集人林聖崇先生:中興大學 戴秀雄教授提出以「聽證制度」來介入公共工程的制定與決策,是否能用這個來做切入,探討整個核電的問題,院長可以以您的社會影響力多做些事。
李遠哲:這應是立院推動的工作。剛好日本人的經驗也可以來幫助核安檢查。公共建設的監督應是國會來努力,藍營不顧人民安危的說法當然是沒責任,但這是大家要一起努力的。
李:現在世界上最嚴重的問題似乎是CO2不斷上升。使用石化能源會增加CO2。我想與其討論運轉中、興建中的核電廠有無存在必要,不如說要怎麼確保核安。
我知道美國已經一二十年沒作核電廠了,曾如我之前所說,法國似乎比較安全。 菊地先生知道法國的情形嗎?
菊地:我都在美國GE,法國的情形我不太清楚。但我總結來講:
1. ABWR研發、啟用的時間太短,未經時間檢證,本來就屬先天不良;加上台灣的核四工程整體感覺是零零落落,統包、分包的制度,使得責任難以劃分;工程人員對核能安全又太過自滿。 每個層面都令人憂心。
2. 地熱發電的可能性
日本原先有此計劃,但被核能電業所包含的學界、商界、政界的力量封殺。我的一個朋友就是這方面的專家,現在卻只到澳洲研究。
3. 核電廠的設計瑕疵-蒸汽機彈道飛彈 (Turbine Missile)
原子反應爐旁邊的蒸汽機在接受高度輻射的長期運轉下容易損及渦輪葉片,使得轉動不平均。這將使渦輪整體無法做出同心圓的運動,造成主軸上下跳動,使葉片容易脫落飛出。而飛出時的威力驚人,勢如飛彈,因此我們稱其為「蒸汽機彈道飛彈」。其葉片甚至可能飛射至核島區,直擊原子爐,造成無法彌補的大災害。其實原子反應爐的垂直外壁大都有厚實的混凝土牆作保護。但其頂部在設計上卻非常脆弱,不過是一片用來遮風避雨的薄膜。若是葉片噴射至原子爐上方垂直下落,該處將輕易被撞破,原子爐受外力撞擊損壞,控制棒無法及時插入中止其運轉的話, 將可能造成更進一步的核爆及大量輻射外洩,後果不堪設想。
總之,核電是一個複雜的政治經濟體,美國GE本身更是如此,不用核電的話,其實還有多種選擇。
※本文轉載自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