顫慄邊緣――從瀕危動物看艱辛保育路 | 環境資訊中心
綠色影展

顫慄邊緣――從瀕危動物看艱辛保育路

2006年12月24日
作者:王東海(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特約撰述);審校:曾晴賢(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副教授)

台灣櫻花鉤吻鮭在Discovery的電視頻道裡,成群鮭魚的逆溪跳躍,歷盡艱辛地回到自己的出生地,產卵後精疲力竭的等待死亡。這樣的畫面令人震撼與疑惑,震撼的是大自然生命輪迴的艱辛與神奇,疑惑的是牠們在茫茫大海裡成長,卻幾乎同時的回到出生地!牠們如何記憶漫長的生命之旅? 如何適應大海與淡水溪流的環境劇變?

也是鮭魚的台灣櫻花鉤吻鮭,有許多的俗稱,例如台灣鮭魚、台灣鱒、梨山鱒或本邦(bunban泰雅族語)。它曾經是泰雅族人常見的桌上佳餚,如今卻是瀕臨絕種的稀有國寶魚!鮭魚原屬於寒帶降海的洄游性魚類。台灣櫻花鉤吻鮭據說是數十萬年前冰河時期,由高緯度的北海域南遷到台灣;冰河消逝後,台灣陸地因造山運動而隆起,櫻花鉤吻鮭則受困於台灣高山的溪流,不再入海成長,為分布最南端的陸封型鮭魚。在學術上更成為古生物學、生物地理學與氣候學研究的活化石。原本牠們棲息在大甲溪上游與七家灣溪等流域,族群數量頗豐,但長年人為的不當開發,棲息環境被破壞與全球氣候暖化的結果,使台灣櫻花鉤吻鮭的族群數量驟減至數千尾,其適合生長的環境,目前也僅局限於台灣的高山溪流――七家灣溪。

進行水質監測政府於1984年公告台灣櫻花鉤吻鮭為珍稀動物,1985年隨即展開積極的復育計畫。在行政院農委會所攝製的紀錄影片中,我看到了研究人員不分寒暑的監測水流、水質、調查水域裡昆蟲與植物的種類、分布等資料,藉以了解台灣櫻花鉤吻鮭生活史中攝食、生長、繁殖等必需的生活條件。冬季裡,在寒風刺骨的溪流裡找尋稀有成熟的公、母種魚;捕獲後,小心翼翼的運至附近的復育研究中心,利用近親虹鱒魚的腦垂體液,注射至母鮭魚的體內,促使排出成熟的鮭魚卵,混合公鮭魚的精液達成人工授精。受精卵得以在復育中心的保護下孵化,小鮭魚可免受其他動物的獵食而長大,再野放回溪流的自然環境中。在保育人員多年的努力下,台灣櫻花鉤吻鮭數量曾回復到三、四千尾!在影片中、看到七家灣溪湧泉池裡,公母鮭魚成對悠游,鮭魚群已接受研究人員配製的人工餌料,這是讓人工孵化野放的櫻花鉤吻鮭能夠逐漸適應野外食物的過度做法。湧泉池裡的櫻花鉤吻鮭並不失野性地,時而高高躍出水面捕食昆蟲,更令人驚訝的是連碩大的青蛙,也成了台灣櫻花鉤吻鮭的肥美佳餚!台灣珍稀國寶魚的永續生存,似乎看到了曙光。

七家灣溪湧泉池2004年的敏督利與艾利颱風,2005年的海棠、馬莎颱風陸續侵台;對台灣櫻花鈎吻鮭的復育人員,是格外心痛的打擊。長年付出的辛苦,付諸流水,對台灣櫻花鈎吻鮭來說,更是經歷一場生死攸關的自然考驗。七家灣溪水暴漲,種魚場遭沖毀,混濁的溪水與過高的水溫,導致牠們陸續死亡,數量又掉到500尾。政府沒有因此氣餒,斥資1千萬元,新建的雪霸國家公園台灣鮭魚生態中心,已重新揭牌運作,繼續艱鉅的復育工作,目前估計約有1,800尾。野生鮭魚數量銳減,迫使牠們近親繁殖,對環境的適應力將更為脆弱,假如可以開發出完全人工培育的技術,使台灣櫻花鉤吻鮭可以在人工的環境中,完成整個生命歷程,可免於惡劣天候的摧殘,同時利用遠親雜交的技術,擴大基因組合,不再只有依賴現有野生種魚的交配,台灣櫻花鉤吻鮭才有可能免於絕種的命運!

剛孵出的台灣櫻花鉤吻鮭魚苗本期推薦影片:又見鮭魚――國寶魚櫻花鉤吻鮭的復育(上)
                    又見鮭魚――國寶魚櫻花鉤吻鮭的復育(下)   
    本影片同時感謝阿羅哈客運公司11月起全面贊助播出,歡迎乘客搭乘時選播「自然之窗 尋幽探秘」台灣自然影像系列! 
   本影片所在網站:「自然之窗 尋幽探秘」台灣自然影音頻道

歡迎網友踴躍瀏覽影片並上網「分享心得」,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將以撰寫心得的精采度,選出50位朋友,網友將有機會獲得:「自然之窗 尋幽探秘」台灣自然影音光碟一套(三片)、2006年生態工作假期營隊襯衫、精美特有鳥類明信片(一套4組)、還有「生態足跡」、「種樹男人」、「海濱動物」、「女農討山誌」、「金門海濱生態」、「自然手冊」眾多好書等精美好禮。

本文章感謝林務局「自然影像數位化及推廣計畫」贊助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