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滬 舊情與新解 | 環境資訊中心
攝影賞析

石滬 舊情與新解

2007年02月04日
文字:李宛澍;攝影:林建勇

澎湖七美石滬1

江海滔滔,石滬捕魚,與大自然謙卑討食,不貪婪地在潮間溼地等待漁獲。

相傳,東晉時期,太湖水三分,其一經松江入東海,海口漁民在灘上插竹,以繩相編,向岸展兩翼,漲潮沒竹,落潮魚受阻不能進出,漁人上灘撿拾,竹網陷阱是為「滬」。千年江水悠悠,河口淤積成陸,古稱「滬瀆」,簡稱「滬」,為今上海,繁華的起點竟是消極的捕魚陷阱。

再回頭,台灣島夷,澎湖石滬,數量和密度居全台之冠。石滬是舊日互助鄉情,漁村集眾家之力,私人造產,觀潮、選點、認股、採石、搬運、堆砌、拜神、巡滬,分食獲利,自有秩序。

漲潮,「伸腳」導魚游入深水處,「伸腳」末端捲尾,魚進得出不得;潮落,魚陷「滬房」,不得脫身。盛時,補丁香、魚堯仔、臭肉、青鱗、花煙、紅甘……. 又名「看天滬」,五分靠人,五分靠運氣,靠神明幫忙驅魚入陷阱。

如今,潮浪風水轉向,徒留空滬,消極閑情不再。或被重新詮釋賣弄,七美雙滬房為戀人雙心相映,是戀愛景點,為石滬新解。

澎湖七美石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