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港今秋玩藝術 | 環境資訊中心
我們的島

鹿港今秋玩藝術

2016年10月24日
採訪、撰稿:郭志榮;攝影:鄭嘉明、郭志榮;剪輯:陳忠峰

鹿港,一個歷史小鎮,吸引許多觀光客前來。青年張敬業曾到國外參訪,發現歷史古城舉辦地區藝術節,十分溫馨,於是也想在鹿港舉辦。他希望,不只是藝術演出,而是成為一種愛鄉的環境運動。為了實現理想,他邀請許多鹿港朋友加入,相互討論,激盪不同環境議題,形成活動主題。

藝術節邀請了布料藝術家林純瑜,利用舊衣料再利用,推動剩布計畫,進行環保藝術創作。製作出啤酒袋、野餐墊等物件,讓丟棄的布料,獲得新利用,也邀請許多鹿港婦女來幫忙,藉助她們純熟的車縫手藝,也擴大藝術季的居民參與。

彰化鹿港有群年輕人,想為自己的故鄉辦一場不一樣的藝術節,他們找來朋友,討論計畫,藝術節就這樣漸漸成形。在秋日時光,鼓聲喧天,一場美麗的藝術饗宴,就此展開…。攝影:鄭嘉明、郭志榮。

鹿港遊客眾多,製造許多垃圾,台灣藝術家陳思頴和韓國藝術家曹世真,共同設計乾杯計畫藝術作品,希望喚醒民眾對環境的重視。她們在鹿港各街區,設置飲料空杯回收架,上街勸導遊客,回收手中空杯。再將這些空杯,依照不同地點,在縮小的鹿港地圖上,堆疊成塔,突顯飲料杯濫用的環境問題。

藝術節邀請布料藝術家林純瑜,推動剩布計畫。攝影:鄭嘉明、郭志榮。

在藝術節準備期間,工作人員與協助志工有餐飲需求,團隊推動共食計畫,減少便當盒造成的垃圾問題,在吃飯時交流討論,也增進團體感情。更重要是,透過共食計畫的食物採購,認識地區小農,讓農民也參與藝術節活動。

10月17日,到了藝術節開幕時刻,為了號召鄉親參與,藝術節團隊在龍山寺集合,出發踩街,遊街宣傳。隊伍穿梭在鹿港街道,一方面宣傳藝術節開幕,一方面也為隊伍成員,介紹鹿港的環境變遷,讓大家重新認識鹿港。

藝術節動共食計畫減少垃圾問題。攝影:鄭嘉明、郭志榮。

晚上,藝術節開幕,龍山寺山門前廣場,擠滿觀眾。張敬業表示,藝術節是鹿港鄉親辛苦努力幾個月準備的成果。開幕表演設計,邀請了精湛的鼓樂團體,以及為了突現鹿港的書法藝術,請來鹿港書法家,在地上書寫大字,在聽覺與視覺上,展現完美結合。

藝術節中,透過照片與紀錄片展出,進行歷史回顧,讓年輕世代重新認識鹿港反杜邦的歷史,希望形成守護環境的跨世代連結。一張張歷史照片,帶領青年重返現場,鹿港抗爭歷史,刻劃在當代青年心裡。

讓年輕世代認識鹿港反杜邦的歷史。攝影:鄭嘉明、郭志榮。

活動舉辦15天,閉幕特別商請到鹿港電台園區舉辦,這裡平日大門深鎖,目前有日式舊宿舍的文資保護議題。藝術節團隊在園區大草皮,舉辦野餐活動和環境市集,希望人們親近感受鹿港珍貴的綠色空間,同時突顯老宿舍保存議題。

第二屆舉辦的鹿港今秋藝術節,團隊不拿政府補助,堅持以募資和創意商品銷售方式,維持藝術節的獨立性格,能有更多思考,不會淪於節慶式的藝術大拜拜。

在鹿港,不一樣的藝術節舉辦中,有在地青年的期待,更有地方居民的支持,探求鹿港未來的種種可能。

鹿港今秋藝術節,團隊以募資和創意商品銷售方式,維持藝術節的獨立性格。攝影:鄭嘉明、郭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