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解決秋冬空污問題,環署要祭出固定污染源的空污費費率調整,希望以經濟誘因讓業者在秋冬降載減產,改到春夏時段增產。此草案已報院,原本更打算最快明年一月就要實施。但27日下午的公聽會中,「第四季才是電子業的大季」、「夏天才是缺電的時候」製造業者也從國家能源、市場需求的角度,提出要落實的困難之處。
相同排放量的空污物,因為季別不同,對環境的影響也有差別,因此環署將提高秋冬季節費率,在秋冬(第一季、第四季)時,SOx、NOx的費率平均每公斤提高2元、VOCs提高每公斤5元,但若業者從產能減產、提高防治設備處理效率,將有適用費率與優惠係數的減免優惠。
受衝擊的業者,多為電力及燃氣供應與基本金屬、化學原材料、非金屬礦品、塑膠製品、電子零組件等製造業,合計約有3565家業者。環署空保處評估,會有30%的業者在費率調整後,進行10%的降載,因此每季可以減少2,136公噸的排放量,等同台中火力電廠停轉21天。
不過,業者們除了不滿每次環署都想找製造業開刀並不公平外,更提出全球市場需求變化快速,不可能受季節限制、台灣的供電狀況是夏季吃緊等問題。更提出應該有「好學生條款」,對於已經採取最佳可行性技術,目前已無法再提升的業者,也應該拉大優惠係數等來鼓勵他們,更應該檢討目前依照產能來算空污費的計算方法,因為他們在改善技術後,並沒有隨著產能變大而增加排放。
經濟部工業局表示,會持續協助業者改良設備,「贏回空污費」,但也提醒,應該給予已經改採天然氣等清潔燃料的業者、或是已經採用最佳可行性技術者一些獎勵,不要再提高他們的空污費,才是給「更大的蘿蔔」。台電代表也表示,目前已經有電廠開始配合政府秋冬降載,但卻沒有獎勵,若是也能納入,將是鼓勵更多電廠願意配合降載。
幾千億的訂單 幾千萬空污費不成誘因
在降低產能一途上,多位業者代表提到,國際市場需求變動快速,他們並無法夏季生產囤到秋冬才賣。電子業者更指出,他們一季的訂單是幾千億,幾千萬的空污費對他們而言誘因不大,而質疑這個政策的效果。面板公會更直指,對於歐美市場來說,因為聖誕節的消費潮,第四季才正是產能最大的時段。
鋼鐵公會更指出,環署要提出這個政策也該顧及台灣的能源政策,夏季一向是國內用電高峰期,台電鼓勵業者在冬季用電,如今環署卻要提高秋冬的空污費率,兩者有矛盾。而國內的勞動力也需要考量,以電弧廠有22家為例,業者要怎麼怎麼臨時增加人手,都是落實這個政策的問題。
對於工業的排放佔全台空污3成,卻總是成為眾矢之的,業者有滿腹苦水,直問為何其他排放來源就是享有獎勵與誘導,製造業卻是面臨處罰,工業局甚至強調,工業佔了全台GDP的三成,很多人都仰賴工業生存。
也有業者反問空保處這些增加的空污費,環署收了之後又打算用在哪裡?玻璃公會更直指,目前的空污境外污染是主因,政府應該與周邊國家進行協商,而非一直針對工業。
空保處副處長謝炳輝表示,會再考量這些業者的意見,不過這個既定的政策,雖然原本預定明年一月完成修正恐怕來不及,但仍爭取年後儘早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