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機遷桃機 交部首次啟動可行性評估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松機遷桃機 交部首次啟動可行性評估

2017年01月02日
摘錄自2017年1月2日中央社台北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松山機場遷到桃園際機場曾多次被討論,贊成與反對者各執一詞。交通部日前首次指示桃園機場公司與民航局合作,共同評估松機遷到桃機可行性,預計2017年底提出報告。

輿論要求遷松機聲浪不小,並為部分有意競選2018年台北市長人士的重要訴求,交通部也希望桃機第3跑道能提前至2025年完工,加上機場捷運即將通車,交通部首次將松機遷到桃機案納入評估。

交通部表示,這項評估沒有特定立場,純粹從技術面探討,例如,桃園機場要定位為純國際機場還是國際加國內機場,如果松山機場遷到桃園機場,桃園機場未來成長是否會受影響。

桃園國際機場公司說,因時空背景改變,機場需求也會有變化,「桃園機場園區綱要計畫」是2011年訂定,目前正進行原則上5年1次的檢討,松山機場遷移桃園機場是其中一個檢討項目,將從經濟面、運輸面及人文面做客觀分析。

學者及航管人員都認為,航班起降效率將是最大挑戰。

交通大學運輸研究所教授馮正民說,松山機場是否該遷移,沒有對錯問題,各有利弊,松機若遷走,對都市發展會有正面影響,但同時對大台北地區及離島居民增加機場交通及時間成本;如果松機一定要遷移,也必須在條件成熟下才能做。例如在缺乏第3跑道下,如果將松山機場每年約600多萬人次旅客都改由到桃園機場進出,桃機現有2條跑道絕無法消化。

開南大學空運管理學系助理教授盧衍良認為,松山機場和桃園機場市場定位原本就不同,松機有自己的特色,例如近幾年民航局同時在桃機與松機推動發展商務專機,松機的表現遠優於桃機,主要是商人最重視時間,松機的地理位置對商人來說,到台北商業中心就是比桃機省時方便。

資深航管人員分析,如果松機遷到桃機,螺旋槳小飛機一旦加入,安全考量下,班機起降間隔勢必拉長。即使第3跑道建好,也不太可能將花上千億元徵地、興建的跑道,只提供給螺旋槳飛機起降,因為不符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