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韓溫室氣體減量 恐衝擊台灣競爭力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中韓溫室氣體減量 恐衝擊台灣競爭力

2007年03月08日
摘錄自2007年3月8日中央社綜合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經濟部長陳瑞隆8日說明,台灣雖非京都議定書締約國,但鄰近國家如南韓、印度、中國大陸均積極藉由京都議定書機制,取得更多新技術與資金協助減量,未來其減量壓力與成本都會減少,勢將對台灣產業競爭力造成不利影響,台灣必須加緊努力。

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中華民國台灣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產業協會,8日與經濟部簽署溫室氣體排放自願減量協議,加入產業自願減量行列。目前國內溫室氣體排放量較大產業如鋼鐵、水泥、石化、造紙、人造纖維、棉布印染等均已承諾自願減量。陳瑞隆表示,中國和南韓發展的溫室氣體減量計畫,多為處理高溫室潛勢氣體氧化亞氮(N2O)及氫氟碳化物(HFC),其溫室氣體減量約占全球已登錄清潔發展機制(CDM)減量52%。

陳瑞隆表示,經濟部去年成立溫室氣體減量推動辦公室,積極推動產業溫室氣體減量,希望在2015年台灣產業溫室氣體排放密集度能比2000年降低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