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全球暖化是近年來最熱門的話題。不過,如果將這些研究放到數千年的歷史氣候,會不會有新的解讀?中國自1974年開始系統性的歷史氣候研究,從古籍文獻中找回三千年的歷史氣候記錄,並加以數據化。不僅從中獲得氣候變化的新認識,並澄清了一些關於氣候變遷的誤解和傳言。
中國民間曾盛傳北方乾旱將隨全球暖化日趨惡化,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研究員張德二就依據歷史氣候資料提出不同看法。近期受邀來台參加「東亞歷史氣候學術討論會 」發表研究成果,其中指出,地處東亞季風區的中國,氣候變化的某些特點與西歐、北美不同,因此西方的某些研究結論不能全部適用於東亞,這項研究已被納入聯合國報告,顯示歷史氣候研究對認識未來全球氣候變化的重要科學價值。
從地方誌、古文獻、正史 找回中國三千年歷史氣候資料
1974年,當時的中國氣象局氣象研究所接受了一項任務:研究未來百年氣候變化趨勢。鑒古知今,為探知未來,中國歷史氣候的系統性研究於是展開。
沒有科學的探測資料,歷史氣候資料從何而來?研究團隊先從清代的宮廷天氣檔案《晴雨錄》入手,復原北京250年的逐月降水量,後又著手採集地方誌與正史,進而分析全中國最近500年的旱澇演變。
不過,早期採集的的氣候史料有所不足。為了替歷史氣候研究打下堅實的資料基礎,1985年起,團隊決心重新展開系統性的資料獲取:按照事先編擬的文獻目錄,到全國37個城市的圖書館、檔案館系統採集地方誌、古文獻的氣候記錄,終於完成「中國3000年氣象記錄總集」。
「中國3,000年氣象記錄總集」是張德二為首的研究團隊,以近20年的時間,整理8228種古籍,編撰勘校完成。內容收集自甲骨文字以來至1911年,3000年間各種有關氣象的文字記載,並於2004年出版。2013年出版增訂本。這四大本史料成為歷史氣候研究的重要基礎。
追溯千年的記載,如何在沒有溫度與雨量測值的時代,找到氣候資料?張德二說,歷史記載上所寫的河水結冰、橙橘凍傷、荔枝凍傷、竹木凍死等,這些現象經科學分析後,都可用作定量推斷溫度值的依據。為了進一步驗證文獻記載的正確性,研究者也會以樹木年輪等資料,互證歷史氣候的正確性,並補足記錄缺乏的年份。
鑒古知今 歷史證據澄清當今氣候傳言
歷史氣候在現代氣候變遷研究中扮演什麼角色?張德二舉出多項實例,證明它對當代社會的關鍵影響力。
長久以來,只要北方發生嚴重乾旱,就會引發各種臆測,擔心乾旱隨著全球暖化持續擴大。不過,張德二依據其研究指出,過去530年來,北方的多雨型氣候時段跟少雨型氣候時段一直是交替出現的,有一定規律,北京不會一直停留在少雨型。事實表明,北京現在已經逐漸迎來多雨型氣候。
另一個例子發生在2002年,當時北京發生嚴重沙塵暴,民間傳言沙漠將逐年逼近北京城,甚至有人著文稱某年將會抵達天安門等等。張德二當時便指出,根據中國歷史降塵記載,沙塵暴的高發期在乾冷氣候背景下。換言之,當氣候變暖,沙塵暴反而會減少,這與臆想的、無憑無據的傳言恰恰相反。
全球氣候如何變化? 中國歷史研究提醒:地域氣候差異
近年西方對氣候變遷的研究非常豐富,90年代就有氣候研究指出,氣候暖化導致長時間的乾旱,人類恐面臨生存危機。張德二卻從中國的歷史氣候研究看到不一樣的結果。
分析中國的歷史氣候記錄得知,中國過去千年(北宋960年至今)曾發生15次重大乾旱事件,其中僅3例是發生在溫暖的時段,其餘都是發生在寒冷的時段。這說明,地處東亞季風區的中國,氣候變化的某些特點與西歐、北美不同。張德二的這份研究已被納入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四次評估報告。
用歷史說未來 任重而道遠
中國歷史氣候研究40多年來,借著挖掘歷史文獻,經研究人員之手,重現千年的氣候變化,對於這些成果,張德二感概頗深。
她回想,1972年當時竺可楨以一己之力寫下《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證明史料的科學價值。但經多年研究,至今仍有人對歷史氣候研究抱持著偏見,甚至隨意曲解。足見歷史氣候研究在未來還要持續努力,責任很重,道路依舊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