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島珊瑚礁體檢 東北季風成天然「禁漁期」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綠島珊瑚礁體檢 東北季風成天然「禁漁期」

2017年04月20日
本報2017年4月20日台東訊,林育朱報導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舉辦的珊瑚礁體檢於日前開跑,今年第一站就前往台灣潛水勝地之一的綠島,共有15名志工協助調查。由於東部和南部海面兩側低氣壓夾擊下,調查團隊僅能選擇北部的珊瑚礁,柴口、公館鼻和將軍岩進行調查。結果發現活珊瑚覆蓋率在一般到優良之間,並且記錄到不少指標性魚類的蹤跡。

而今年3月綠島曾傳出油污污染事件,或許因油污擴散面積不大,並且已獲得相關人員協助清理,因此在這三處調查地點很幸運地並沒有發現油污團塊。


柴口黑皮海綿。圖片來源: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提供。

2017年綠島珊瑚礁體檢本月16-17日進行,調查北邊三處的珊瑚礁健康狀況。調查結果顯示,三處的活珊瑚覆蓋率介於34.4-64.4%之間,公館鼻深處最低,柴口深處最高,六條穿越線的狀況屬於國際珊瑚礁體檢基金會一般到優良等級。而北部依舊有黑皮海綿蹤跡,公館鼻淺處5%的海綿覆蓋率皆是黑皮海綿,而將軍岩淺處和深處海綿覆蓋率高達8%和5%,則幾乎都是蝕骨海綿(黑皮海綿或蝕骨海綿覆蓋率超過20%以上時為異常);另外將軍岩深處有高達15.6%的藻類覆蓋率,有可能是因為季節轉換,所以藻類繁生。


將軍岩大片蝕骨海綿。圖片來源: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提供。

指標性魚類部分,多處穿越線都發現蝶魚和鸚哥魚的蹤跡。蝶魚族群密度介於1.5-9.25隻/每100平方公尺,柴口淺處最高,將軍岩深處最低。除了蝶魚,也在三處都發現鸚哥魚,族群密度在0.5-3.25隻/每100平方公尺,數量最多一樣是柴口淺處,最低則是公館鼻淺處。其他笛鯛、石鱸、笛鯛則是零星發現其蹤跡。柴口屬於保護區,全年都禁止採捕海洋生物,而淺處又特別是浮潛遊客餵魚之處,因此吸引不少魚類聚集。有趣的是,相較2013年的結果,將軍岩和公館鼻記錄到的種類和數量都較多。

在地業者藍莎潛水詹于瑩推測,極有可能是因為4月之前因為東北季風盛行,北部海況不佳,較不會有人為活動干擾,是以還有魚群聚集。

指標性無脊椎動物部分,多處穿越線都發現了魔鬼海膽和硨磲貝。魔鬼海膽的族群密度介於0-4.25隻/每100平方公尺,將軍岩淺處沒有發現,最高則是柴口淺處。硨磲貝的族群密度則是0-2.75/每100平方公尺,柴口深處沒有發現,最高則是公館鼻深處。而硨磲貝的個體多半都是10公分以下,僅有零星數量是10-20公分大小。

目前在綠島周邊海域,硨磲貝小於15公分都不能採捕,而柴口和石朗則是不分大小都不能捕抓,因此在柴口淺處發現的硨磲貝體長較大,都落在10-20公分體長區間。而對照2013年結果發現,在綠島北部調查點,一向都記錄到不少硨磲貝,原因為何,則還需要其他研究佐證才知。

此次調查較令人驚艷之處就是北部海域發現較多的指標性魚類。因為季節因素,使得北部海域形成天然「禁魚期」,讓魚類有休養生息的機會,這也顯示出,如果政府能進行有規劃的管理措施(不論禁魚區或禁魚期),對於海洋生態的恢復將是有所助益,且其成效也是很快就會顯現。

此次珊瑚礁體檢有超過1/3的志工(六名)是綠島業者或其學員,包含長期支持的藍莎潛水和火燒島潛水訓練中心,顯見當地已逐漸累積在地監測力量。外地志工潘先生則表示,雖然自己才剛接觸潛水一年多,卻認為有機會當志工為環境盡一份心力本來就是應該的。

志工楊小姐則說,聽到珊瑚礁體檢的第一印象是覺得很難,應該是科學家才能做的,實際接觸以後,覺得對認識海洋生物很有幫助,而且對察覺海洋生態的變化變得更敏銳,她也多了其他資訊可以和其他潛友分享,也讓海洋保育知識觸及更多人。

主辦單位接下來也將陸續於台灣各處進行珊瑚礁體檢,相關行程及報名資訊可以參考:http://teia.tw/zh-hant/seawatch/event/12384

2017年綠島珊瑚礁體檢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主辦,台灣匯豐(商業)銀行贊助,社團法人台北市野鳥學會關渡自然公園和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共同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