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法國籍科學海洋研究調查船-塔拉探險船(Tara Expenditure)橫越大西洋與太平洋抵達基隆港。這一天是Tara探險船第11次任務──「太平洋任務」的第330天。停留八日後,Tara探險船30日將再度揚帆,繼續這趟氣候變遷下珊瑚礁生物多樣性研究的旅程。
Tara不只是一艘科學研究船,她在海洋環境教育上不遺餘力。每個港口的停留,總不忘邀請小朋友與民眾登船,介紹這艘以13年時間橫跨全世界各大洋、航行超過30萬公里、並曾隨著北極浮冰飄移507天的知名研究探險船的故事。
法國知名品牌Agnès b.是Tara海洋科學考察基金會的重要資助者,在該企業影響下,Tara也用藝術創作,讓人們從另一個角度去看見海洋。而在聯合國的氣候變遷大會上,Tara則化身一個倡議者,串聯許多學術與海洋保育組織,成功將九項保育海洋的訴求納入巴黎氣候協定。
13年投入海洋研究 第11次任務:從珊瑚看氣候變遷
Tara探險船的主人是Agnès b.創辦人阿涅斯‧特魯布萊(Agnès Troublé)與執行長艾蒂安‧布爾古瓦(Etienne Bourgois)。從2003年起,已在各大洋完成十次任務,包括南極與巴塔哥尼亞勘查、北極研究計畫、海洋浮游生物研究、地中海塑膠汙染調查等計畫。將Tara探險船帶到台灣的是2016年5月開啟的最新計畫──太平洋任務(Tara Pacific)。
太平洋計畫預計進行二年,主要研究氣候變遷對珊瑚礁生態的影響,並觀察珊瑚礁的調適能力。10萬公里航程中,將拜訪30個國家、70個停靠站、收集4萬個樣品,並與18個研究單位、70個科學家共同合作。
法國海洋專家法藍絲瓦‧蓋爾(Françoise Gaill)解釋,選定珊瑚礁是因為珊瑚站在氣候變遷第一線,微小的氣候變化都會影響珊瑚生態。
Tara海洋科學考察基金會執行董事羅曼‧特魯布萊(Romain Troublé)說,團隊不斷地潛水收集樣本、分析、研究,甚至不知道明年是不是有足夠的經費,但仍然抱持著烏托邦式的理想,希望帶領人們見證海洋的真實變化。
他說,「二氧化碳排放量」這個名詞對民眾是完全抽象的,但當你告訴人們珊瑚礁有什麼變化,人們才能知道氣候變遷對環境的危害,才會知道海洋發生了什麼事。
好奇、熱忱與改變 探險就從海洋開始
Tara探險船每段的航程都有不同的任務、不同的故事,相同的是將研究過程分享給社會大眾、喚起民眾對海洋的關注。他們常在各個停留港口邀請民眾上船參訪。這次Tara探險船來台期間,就有1600人次登船,約八成是小學生,最小的是幼稚園學生。
蓋爾說,大多數人已經遠離海洋,想重新認識海洋、親近海洋需要時間,因此希望從下一代做起,讓他們從小接觸海洋。特魯布萊說,不需要去火星,想要探險就先到海洋吧!先有好奇心跟熱忱,就會看見到問題並思考如何解決。
特魯布萊很推薦帶著小朋友去淨灘。短短的二個小時,就像是尋寶遊戲一樣,看誰找到的「寶物」最多。不需要言語,就能讓小朋友看見,這些污染海洋的東西都是人類丟出來的垃圾。
訪台期間除了登船活動,Tara也與洋大學合作辦理珊瑚研討會、與公民社群分享Tara探險與研究經驗。華山文創園區舉辦「海洋探索展」則會持續到五月底。
在國際社會上,Tara海洋科學考察基金是聯合國的特別觀察員。2015年巴黎氣候大會期間,Tara基金會與各國關心海洋的組織共同合作,成功的讓九項海洋保育的訴求被納入聯合國的巴黎氣候協定中。
擁抱藝術的科學計畫 展現海洋新樣貌
「藝術」是另一個Tara特色,絕少有科學研究船會像Tara探險船一樣,安排常駐藝術家們上船從事藝術創作。從音樂、油畫、雕刻、到攝影,每三個禮拜就會更換藝術家。看見藝術的可能,Tara基金會的主要資助者Agnès b.是位藝術創作者是原因之一。
蓋爾津津樂道的說著幾個她熱愛的海洋藝術創作,例如有位藝術家選擇用黑白來展現多彩的海底世界,另一位則利用縮時技術讓近乎不會動的海洋生物動起來。她說,另類的詮釋方式對科學研究者來說很有震撼力。
在特魯布萊眼中,藝術的好處說不完。藝術家的角度常為科學帶來驚奇,也帶來不同的視野;透過藝術創作,也可以感動對科學沒興趣、對環境沒熱誠的人,讓他們更接近海洋環境。另外,漫漫航海長途中,藝術家們也為整個團隊帶來許多生活樂趣。
30日下午,Tara探險船將再度啟航,前往下一個目的地:斐濟。下一次什麼時候再遇見Tara探險船?或許不會太久。特魯布萊說,他希望回程時能再來台灣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