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白海豚棲地 保護區包夾 中能離岸風機環評將補考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近白海豚棲地 保護區包夾 中能離岸風機環評將補考

2017年05月16日
本案2017年5月16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環署16日進行「中能離岸風力發電開發計畫」的第一次環評初審,因此案選址鄰近白海豚重要棲地、大城濕地、保護礁區、螻蛄蝦保育區、重要野鳥棲地等保護區,引起數個環團關注,環評專案小組也一度考慮退回,或將此案直接送入二階環評,但最後給出補考機會,讓業者在3個月內補件。

本計畫場址周邊敏感區位示意圖

圖為本計畫場址周邊敏感區位示意圖。取自環評書件。

環團關切此案對白海豚與候鳥衝擊評估,環評小組要求中能補件,鳥類監測必須運用雷達,不在只是目視與推估;也必須針對白海豚提出減輕對策,或乾脆退後開發範圍。

中能為中鋼公司的投資,此案選在彰化離岸發電計畫的第29號風場,也是整個計畫中離岸最近的一塊。

中能表示,開發規模為90平方公里,設置水深22至36公尺,距離岸邊7至22公里。目前有4個方案,機組數量可能從88支到136支,4個方案的總發電量皆超過700MW,最大為707.2MW。

彰化縣離岸風力發電計畫示意圖

彰化縣離岸風力發電計畫示意圖,第29號即為本案。取自環評書件。

白海豚推估只剩60隻  情況危急

「白海豚絕對會死在你們的手上!」彰化環保聯盟施月英擔憂。雖然中能表示,已經為了白海豚重要棲息環境退縮1050公尺,但環團仍指出該海域雖非屬保護區,也許不是主要生活區域,但仍是活動範圍。施月英表示,漁民有不少遇見白海豚的紀錄,並非業者報告的沒有目擊資料。施月應強調,國際早有能力做到水深80米、離岸195公里,中能應設法再退後。

媽祖魚保育聯盟粘雨馨表示,目前推估白海豚只剩下60隻,以這個數量,只能承受7年失去1隻,再多就可能導致滅絕,而從近7年紀錄來看,死了28隻,等於每年少4隻,情況真的已經非常危急。

中華鯨豚協會副秘書長張豈銘表示,工程噪音不但可能造成鯨豚的聽力損傷,也將影響鯨豚的行為,而行為若受影響將可能增加鯨豚的生理壓力,導致群體分散、棲地位移,增加此瀕危族群的生存風險。

張豈銘強調,尤其白海豚並非一般鯨豚而是瀕危物種,如美、英、德等國,皆對特殊鯨豚物種訂定較一般鯨豚嚴格的施工噪音標準,像德國規定一般鯨豚警戒範圍是半徑750m內,在此範圍外SEL不可超過160 dB re 1 uPa2s。另認定行為騷擾標準為SEL 140 dB re 1 uPa2s,可作為特殊物種施工標準。

因此張豈銘建議,此案應該善用減噪設施,規範750m SLpeak 165 dB。母子對則為1500m警戒區。

手提雷達很好用  鳥類調查不能僅靠目視

在鳥類生態上,業者提出2015至2016年間的8次調查資料,表示調查到東方白鸛、黑面琵鷺、遊隼等19種保育動物。也自評工程對陸鳥、海岸水鳥的影響輕微,海上鳥類的部分,也因為風場內鳥類全部飛行高度在40公尺以下,均屬低於風機,因此撞擊機會甚低。

不過,以「外聘專家學者」身份參與小組的鳥類專家蔡嘉陽,對業者調查成果提出質疑。蔡嘉陽表示,此調查報告仍是以望遠鏡來目視,然後推估可能不受影響,並不能服人;他認為應該要經過至少兩三年的長期監測,並運用雷達,才可能做出值得採信的科學證據。蔡嘉陽說,目前已有手提雷達可用,承辦多件風機環評案的光宇顧問公司,應該學著用。

同樣生物專長的小組召集人張學文也附議,表示目前鳥類雷達可以看到大小、群體,這才能供風機案做評估,「別再用看的、用猜的!」環評委員劉希平也質疑,風機離水25公尺,而鳥的飛行高度在0至50公尺間,業者說鳥類不會撞上風機,還需要更多說明。否則,風機設置後,就算鳥類的確撞上風機,也就掉到水裡,一切「死無對證」,要如何驗證風機對鳥類造成的影響?

防引入外來種  業者澄清不會進口土石

在漁業資源方面,業者引國外經驗,表示離岸風場營運後,由於限制漁業活動,將得到類似保護區的復育效果,反而豐富了生物多樣性。若是選用能增強藻類、生物附著能力的石塊做為海底防淘刷保護的材料,也將讓基座有聚魚效果。

漁業署則提醒,雖然樂見魚量變多,但是也相當在意種類也變多的現象。因為從國際資料發現,陸續發現離岸風機造成了「物種擴散」狀況,由於環境改變,而開始有外來種進入,改變當地生態的現象,這便是需要留意的;何況業者似乎打算從境外輸入石材,讓漁業署相當擔心附著外來種進入海域,對此業者澄清並不會從國外進口土石。

小組一度考量此案是否要直接退回或進入二階環評,但相較於本月初同樣有衝擊藻礁生態疑慮、卻兩次初審即過關的桃園離岸風力發電案,最後仍給了補件再審機會,而此案要補考過關,是否能再退開白海豚棲地將是關鍵。

作者

賴品瑀

新店溪下游人,曾在成大中文與南藝紀錄所練功打怪撿裝備,留下《我們迷獅子》、《我是阿布》兩部紀錄片作品。現為人類觀察員,並每日鍛鍊肌肉與腦內啡,同時為環境資訊電子報專任記者,為大家搭起友誼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