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雨後不久來到宜蘭南澳,位於中央山脈、太平洋之間的大南澳平原,一個農業、漁業兼有的三角洲,大山從西邊連綿擁抱,自由遼闊地東向大海。早上十點,與張明麗約在南澳火車站門,她帶著女兒周子珊從冬山沿著省道臺九線蘇花公路開車過來,車程約一小時。2017年一月從基隆搬到冬山,還忙著整理新工作地點、也是女兒就讀的慈心華德福教育實驗高級中等學校旁的租屋,春節後休假時往返南澳種田,偶爾回基隆瑪陵坑照顧薑田。
從南澳火車站開往大通路,沿路經過蘇花改(臺九線蘇花公路山區路段改善計畫)正在施工,加強部分路段的安全性,預計縮短路線近17公里。默默坐在後座的女兒忽然說起早慧的觀點:「它的景觀會變。」約莫三分鐘,來到一公里遠的水田屋農家民宿,裡頭的農地主要種植甘蔗、水稻、黃豆、黑豆,主人黃仕聰以秀明自然農法經營「阿聰自然田」,提供近一分地給張明麗耕作。她整理著種子、種苗,取了兩把鋤頭、換上雨鞋;女兒一邊與從家裡帶來的11歲吉娃娃TT玩著,接著幫忙將鋤頭往水泥地敲緊。走往一分鐘路程的農田,沿著灌溉溝渠、叢生野草走進,陰天裡散發著熱氣,鳥叫蟲鳴四處。待經過甘蔗田,女兒忽然叫著:「小花蔓澤蘭長一堆!媽媽,我要拔小花蔓澤蘭!」豁然一眼,就見一整片已整地的農田裡泛著水光,以及明顯彎彎曲曲的田溝。接著,在裡頭發現意外的垃圾。
穀雨後的農田,滿是積水、爛泥巴。田溝彎曲,似有意的曲線,原來張明麗想依照自然地形分為幾區,從西南邊灌溉溝渠往東北邊排水溝渠,依序說著分區規劃:「第一區做水生植物池、第二區做蓮花池、第三區是稻田、旱田。」將灌溉溝渠開出溝口,引入水生植物池先濾過難免混著生活廢水的灌溉水,一層層分區流過再排出。然而顯然地勢不順,造成排水不良。水已漫過先前種下的臺灣原生種紅藜,其他播種被吃掉了,長了些野草。「看來只能先種耐濕作物。」她來回巡看,回頭往第一區的濕黏黑褐色土壤挖洞,先種了蓮藕,「如果夏天順利開花,明年就有機會採種,種多一點蓮藕。結出140顆蓮子,就可以種一分地。」這次買來的蓮藕種苗一顆100元,成本高、加上沒經驗,想著蓮藕適合野放,有水應該易長,先種幾顆看看。
接著整理緊臨甘蔗田邊的一小塊雜草地,張明麗提醒女兒小心不要傷到甘蔗,「草放旁邊,之後可以用。」女兒補充:「可以覆蓋。」母女倆俐落地鋤草,挖出陳年垃圾,如布娃娃、吸管、玻璃片等等,整出一小塊長條型農田作為旱田,下午種了地瓜葉、薑、薑黃。原本早先準備在三星租地,想嘗試大面積平地,地主顧慮:「自然農法?應該是沒辦法!」等等原因而來到環境乾淨、搭火車僅半小時的南澳,以及朋友的支持、農機具的借用,對於小農規模都是缺一不可的助因。
必須改變,因而必須行動
搬來宜蘭最大的目的,一部分是嘗試以農業為主的生活型態,與土地一起生活;一部分其實是為了女兒的教育。一月時,女兒轉入體制外學校,目前就讀小學四年級,此前半年在基隆自學,張明麗為了女兒自組「日勝青鳥共學團」。「一直覺得教育有些狀況,我們一直在尋找可能的解決方案。」例如,小學一、二年級就開始考試,「作業的形式,是在訓練考試的機器。她的作業有兩種,一種是練習,一種是讓她對考試題型熟悉,看到這個就是加,看到這個就是減,不求甚解的教育。社區孩子下課就去安親班,鼓勵孩子寫完功課後寫測驗卷,寫完一張給多少點數。點數要幹嘛呢?換塑膠玩具。」女兒一旁補充細節,例如:「只有我不寫測驗卷!我都不換!」張明麗接著說:「不去參加,就顯得很奇怪。加上學習注音、國字等課程進度很快,和我小時候差很多,快到孩子應接不暇,我認為那是不合理的學習節奏,就被列為課後補救教學名單,但是孩子在學習理解上並無問題。」我問她的女兒現在快樂嗎?她立刻點了頭。張明麗一邊投入華德福學校的高瞻計畫專案工作─回歸土地的教育實踐、兼任午餐祕書,一邊參與華德福教育師資養成課程,積極瞭解教育的本質。
這些行動的背後來自自覺。先前,張明麗擔任基隆市復興國民小學家長會長時期,發起非基改營養午餐運動,當時即使少數人瞭解,「沒有縫也要找縫鑽,想辦法改變!」只要一有方法,她就去試,「在牆壁打洞是很吃力的,但是洞一旦打開,洪水冒出來,牆就會垮掉!」也因此之後臺灣公民力量洶湧匯集起來,「每個人都可以在他的位置上,做他可以做得到的事情,甚至多努力一點點,就會更容易成功。」她相信,先把自己改變了,把自己的角色扮演好,整個社會就會一起改變。
回憶2013年黃色小鴨巡迴最後一站基隆港時,市面上出現一堆造型玩具,驚心說起當時差點教育破功:「甚至黃色小鴨棒棒糖!甚至送給全校學生一人一支!女兒跟我說想吃,好險當包裝紙一打開,她就聞到一股化學香料的臭味。」女兒說:「很想吐,我就把它扔了!那裡面一定有檸檬酸、香料等有的沒的。大部分人都吃了!」讓張明麗最驚訝的是,學校推動食品安全已有一段時間,竟然眼睜睜發給孩子吃下去!甚至她想進一步與在地小農合作午餐食材,也是迎來「沒事找事做」的調侃。
直到2014年接受綠黨邀請參與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參選基隆市市議員七堵區參選人,「你必須在某個位置上,他們才願意把你的話當成話來聽,即使也是左耳進右耳出,至少停留久一點再出去。」女兒在一旁鼓勵她說出當時參選的原因,忍不住先說了:「六歲時我看不懂《希望之國》的字,但是我看得懂。我問媽媽什麼叫核電廠?我們去把它拆掉好不好?媽媽說不行,已經蓋好了。是誰蓋核電廠?媽媽說政府。政府是誰?媽媽說人民選的。那我們去跟政府講,不要蓋好不好?」張明麗想起更多:「我說只能去抗議。她說帶我去抗議,又問抗議是什麼?去的時候,她問政府有沒有來?她以為那是一個人。(笑)她七歲時,我想創業,創辦地球人自然生活教室,還學室內設計,打算裝修舊公寓,變成自然生活圖書館。那時綠黨來談,她問什麼是選舉?我說選出好的人來監督政府,讓它做對的事情。然後她馬上聯想六歲的事,她說那妳應該去選啊!」母女倆一問一答之間,做了參選的決定。
隨後,張明麗提出政見關注土地、食物、教育,「農業救人命,教育救人心!」雖然未能當選,也感覺公民力量的具足,之後也有許多人投入非基改運動、甚至立法,她於是順勢退後一些,回到更源頭思考,眾人的意念形成社會的型態,那麼意念如何而來?就是教育來的,「教育是形塑一個人的過程。」她希望陪伴女兒好好感覺自己、探索自己,進而長出自己的模樣。
陪著女兒一起做「學校作業」時,看著她愉悅地捏著天然材料蜜蠟,慢慢捏出喜愛的恐龍造型,母女倆更多時候像是彼此的學伴、同伴。但是當孩子一邊玩也專注聽著媽媽的每一句話時,彷彿一種懷孕的感覺,深深影響著彼此的生命。下午光影漸漸清晰,母女倆帶著TT回到農田,女兒幫忙挖洞,張明麗種下分株後的薑黃,光陰在土地裡變得緩慢、實在,她們的身影重疊、分開又重疊,勞動中無拘的生命旋律,忽然想起多年前看過的一句話:「生命是一種空間。自由在哪裡?自由就在愛裡。」
生命自有模樣被教育為新聞專業者,朦朧地工作。直到生病了五年之後,得知環境污染、食品安全問題,為了推廣理念培力自己,甚至付錢托育擔任志工,連結主婦聯盟合作社的力量。這些問題的急迫,張明麗按捺不住而辭掉當時具有前景的電子書開發工作,直到今天,她仍然是一個勇於打破框架者。「我正在尋找一個真正的落腳點,畢竟需要一個穩定的生活。」對她來說,以前將自己變成發電機,不斷充電、放電,直到來到冬山,這裡有一群夥伴,能量不斷加乘,「這裡就像是一個發電廠。」然而附近水泥廠造成的空氣污染,是最為迫切的環境問題,影響生活的時時刻刻,張明麗加入宜蘭反空污行動平臺「青天計畫2.0」,持續透過行動落實理念,留下堅毅步伐,是她的態度。「雖然遇到很多困難、誤解,我覺得宇宙有了解。例如選舉那時,明天就要繳總部房租,沒有錢!突然間有一筆錢進來,本來以為是一萬塊,結果多了一個零!」為了「真實」站出來、往前行的她,一路的堅持並不容易,她明白自己必須承受,「我後來才知道,我做的這些事就是社會運動。」這個體悟,註解了她的能量。現在她更懂得必須讓自己放鬆,才能預備能量,週末等忙完農務,她笑著說:「還要去蹓躂!」 |
※ 本文轉載自 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原刊登於《綠主張》月刊,2017年05月,16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