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大鳳頭」找「黑嘴端」 台大團隊繪神話之鳥冬棲地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藉「大鳳頭」找「黑嘴端」 台大團隊繪神話之鳥冬棲地

2017年07月12日
本報2017年7月12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素有「神話之鳥」、帶著神秘色彩的「黑嘴端鳳頭燕鷗」(下稱黑嘴端)在台灣離島繁殖之後,到哪裡度冬?為了解開度冬遷徙路徑之謎,台大研究團隊以衛星發報器追蹤繁殖共域的鳳頭燕鷗(下稱大鳳頭)遷徙路徑,初步描繪神話鳥度冬行蹤直達菲律賓與馬來半島。


從澎湖紀錄到的黑嘴端鳳頭燕鷗。攝影:鄭謙遜;圖片來源:林務局提供

「黑嘴端鳳頭燕鷗」(Thalasseus bernsteini),又稱「中華鳳頭燕鷗」、「黑嘴鳳頭燕鷗」,每年於5~9月間出現在馬祖、澎湖地區繁殖,屬於夏候鳥。

過去以為滅絕的黑嘴端,2000年生態紀錄片導演梁皆得偶然在馬祖列島發現,十幾年來,研究人員陸續於馬祖8個無人島紀錄到族群,2004年再於中國浙江象山縣的韭山列島發現、2012年澎湖群島發現其足跡,去(2016)年南韓再添紀錄。

雖然繁殖棲地面貌逐步浮現,但離開繁殖棲地何去何存,仍為謎蹤。為了解開謎團,台大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教授袁孝維研究團隊,透過與之共域的大鳳頭衛星發報器追蹤,了解遷徙路徑,也初步描繪黑嘴端可能的度冬棲地概況。

「在一群大鳳頭當中仔細尋覓,也許可以找到黑嘴端!」這幾年持續於馬祖列島進行調查的研究人員幾乎都有這個共識。相較於普遍分布的大鳳頭,黑嘴端真是一鳥難尋,深具神秘色彩。2000年在馬祖列島發現黑嘴端之後,至今全球紀錄仍不破百,可見其珍稀程度。

由於國際上對黑嘴端繁殖遷徙瞭解甚少,林務局及連江縣政府自2008年委託袁孝維研究團隊與台北鳥會,執行「黑嘴端鳳頭燕鷗及鳳頭燕鷗的保育研究計畫」,2015年再加入澎湖縣政府與澎湖鳥會團隊。

由於珍稀瀕絕,研究難度更高。「目前黑嘴端數量仍在百隻邊緣,今年則回報為50隻,由於數量實在太少,怕干擾影響其生態行為,不敢貿然在黑嘴端身上放發報器。」林務局保育組棲地科科長黃群策表示。不僅黑嘴端,諸如台灣白海豚也因族群數過少,反而無法裝設衛星發報器進一步研究。

「以瀕危物種來說,直接碰觸牠們、在牠們身上裝置任何東西,將面臨兩個問題,一是保育類野生動物研究需取得申請許可,二是社會觀感與輿論。」農委會特有生物保育研究中心高海拔研究站主任姚正得道出研究困境,而國際上對於黑嘴端燕鷗這種極危物種的研究,仍以較為保守的觀察為主,尚無任何研究團隊採用衛星追蹤方法進行遷徙路線探索。

因此,研究團隊利用與黑嘴端共同遷徙且共域生殖的大鳳頭,裝置衛星發報器進行追蹤,以推演黑嘴端的遷徙路徑。「同時有助於串聯黑嘴端鳳頭燕鷗繁殖地與渡冬地兩端成保護重點,並解開遷徙中繼站之謎。」袁孝維說。


鳳頭燕鷗裝衛星發報器。圖片來源:林務局提供

研究結果顯示:夏季燕鷗於台灣繁殖結束後,會兵分兩路南下,一路橫越海峽東南駐足於菲律賓;一路循大陸東南沿海飛往中南半島的越南、泰國、柬埔寨與緬甸,最遠到達馬來半島,遷徙路徑的中繼站包括了海南島及越南等地。


遷徙路徑示意圖。圖片來源:林務局提供

這項結論是由2008、2016和 2017年於馬祖繫放的20隻大鳳頭,以及2015和2016年於澎湖繫放的4隻大鳳頭,總共24隻大鳳頭所背負的衛星發報器發出的軌跡訊號。

因中國浙江五峙山、韭山列島也是黑嘴端與大鳳頭繁殖地,研究團隊繫放研究確認四地(馬祖、澎湖、中國浙江五峙山、韭山列島)是互通的大族群,衛星追蹤結果也顯示繁殖季時會在各地來回移動,包括了覓食或繁殖棲地的交換使用。

根據調查資料,2016 年在馬祖及澎湖兩地紀錄到22隻黑嘴端,其中馬祖15隻、澎湖7隻;以及1萬1000隻大鳳頭,包括馬祖4100隻、澎湖6900隻。今年截至6月的調查統計,兩地共紀錄到28隻黑嘴端(馬祖26隻、澎湖2隻)和7200隻大鳳頭(馬祖3200 隻、澎湖4000隻),大部分都棲息於馬祖燕鷗保護區、澎湖玄武岩自然保留區及南海玄武岩自然保留區內,確定馬祖及澎湖兩地都是神話之鳥的重要繁殖棲地。


今年7月6日於馬祖鐵尖空拍圖片。圖片來源:台北鳥會;林務局提供

「知道大鳳頭冬棲地後,有助於解開黑嘴端的生態歷程,對日後黑嘴端復育有很大的幫助。」黃群策指出,這次的成果,不是要下結論,而是開端,因為大鳳頭及黑嘴端有非常高的共域行為,這兩年先以大鳳頭為主,訓練技術及測試機器(例如發報器從10克變成5克)成效,明年會嘗試在黑嘴端身上放發報器。

為何要以假鳥誘引?由於大鳳頭和黑嘴端每年到訪繁殖棲地時,每年不定選擇礁島下蛋繁殖,但這個地點卻不見得適合研究人員進行巡護與研究監測,特別是數量極少的黑嘴端更是難以掌握動態。
因此設置假鳥通常選擇在具合適繁殖的島礁,藉此吸引偏好群聚的燕鷗到特定的島上繁殖,研究團隊也同時使用聲音回播讓假鳥更具擬真效果,能使誘鳥繁殖更為順利,進而助於後續工作的進行。

※ 本文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合作刊登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