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開發衝擊生態? 離岸風機之父派專家赴彰解惑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風電開發衝擊生態? 離岸風機之父派專家赴彰解惑

2017年08月09日
摘錄自2017年8月7日聯合新聞網彰化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丹麥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投資開發彰芳、福芳、西島3座彰化外海潛力場址,彰化縣政府率團赴英國8月7日參觀CIP興建中的碧翠絲(Beatrice)風場,CIP高層承諾未來將產業鏈留在台灣,要求下游包商與在地業者合作,針對環團擔心的生態問題,近期會派丹麥海洋生物專家到彰縣府報告。

CIP過去在全球開發15座風場,與漁民、環團溝通以及產業鏈結有相當多經驗,董事長艾卓儒(Anders Eldrup)任丹麥財政部次長超過10年,曾派任丹能風力(DONG Energy) 董事長,是將石油與天然氣轉變為離岸風電的先驅,業界尊稱為離岸風電之父。

彰化縣長魏明谷說,台中火力發電廠鍋爐破管維修3天,全台電量吃緊,發展離岸風電替代能源刻不容緩,但將產業鏈留在台灣並培養在地工作團隊才能提升,未來會針對離岸風機發展的供應鏈辦招商大會,為外資媒合適合的在地廠商。

環境生態問題也讓台灣離岸風機建置受到質疑,德國在海中施工噪音規定須低於160分貝避免水中哺乳動物受到危害,艾卓儒說,打樁時的噪音確實會讓生物離開原本棲息地,但依據丹麥海洋生態學家的觀測,打樁工程一結束,海豚會陸續回到原來的地方不會減少,台灣保護白海豚,未來除了會避開哺乳、生育期施工,也借鏡德國經驗在打樁時周遭設超音波聲阻器,並施用兩層泡沫圍籬,降噪達標準值。

丹麥政府的報告也指出,候鳥路經靠近風扇時會順著風機快速鑽出,或自行繞高或降低避開風機,並非直接撞上致死,CIP承諾針對彰縣府提出生態與人才培育問題,盡快做出細項規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