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植物園保育大會】草本、灌木受忽略 台灣植物園保種任務亟待凸顯 | 環境資訊中心
生物多樣性

【國際植物園保育大會】草本、灌木受忽略 台灣植物園保種任務亟待凸顯

國家植物園計畫:保種的十字路口(下)

2017年09月13日
作者:廖靜蕙(本報特約記者)

正當農委會積極重現台北植物園腊葉館百年風華之際,植物園保種的任務仍未受到台灣社會足夠的認知與重視。面對全球保種率目標75%、預估2020年實際可達平均值50%,台灣身為全球植物園聯盟一員,未來表現能不能迎頭趕上國際水平?保種是一場與時間的爭戰,而「國家植物園方舟計畫」至今仍審議中。

根據記者了解,審議意見認為保種計畫以林試所經常費用支出就足夠。然而,目前受脅物種保種雖收了206種,卻是嚴重傾斜。在沒有特別的保種經費挹注下,向來為林試所專長的喬木植物,蒐集保存100種,佔受威脅喬木物種總數76.92%;然而,灌木、藤本植物蒐集保存分別34種、15種,保種率只有2到3成(33.33%、28.3%);多數生長我們周邊、飽受人類行為影響受脅的草本植物57種,保種率1成不到(9.15%)。

單靠林試所目前也才勉強達到22.69%保種率,若持續由林試所經常費支應、維持現況,保種率真能達到國際水平?


受脅物種保種率。製表:林試所林奐宇

里山倡議之前 草本、里山物種保種不怠慢

「草本、灌木植物保育,由於缺乏歸屬保育單位,又常分布在人類居住、與農墾行為有關的平地、丘陵周圍環境,這些所謂的『里山物種』,保種表現不盡人意。」董景生說,當我們談生物多樣性里山倡議時,應思考實際要保育的對象。

里山倡議或許能提醒人們注意這些里山物種、就地保育,在此之前,受脅的草本、灌木植物需積極的保種。


我們身邊常見的草本植物,如屏東鐵線蓮,因所在區位受脅程度高,卻又是保種最缺乏的項目。攝影:吳維修

農委會林試所則以「國家植物園計畫──方舟計畫」回應,目標是增加台灣的植物保種率,並從最危急的110種位於西部平原受脅物種做起,若有餘力再挺入保護留區[1],有望5年內保種率追到55%的國際水準。

「我們期待將所有的物種都保護下來,但必須分輕重緩急,而衡量的標準就是依據科學數據。」農委會林業試驗所植物園組組長董景生表示。

「國家植物園方舟計畫」,預計串聯福山、恆春、臺北、嘉義、蓮華池、四湖等6座植物園以及活化林務局苗圃,這些植物園或苗圃都不在國有林、保護區內,而是位於偏鄉低海拔,距離受脅植物分布地區不遠,而恆春環境條件與蘭嶼類似,可支援蘭嶼地區,透過林試所與林務局、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的合作,立即就能任務分工進行保種,架構方舟計畫的雛型。

國際保種趨勢是與社區力量結合在一起,或如台北植物園結合一群植物愛好者,成為支持夥伴;若沒有社區支持夥伴關係,很容易在計畫結束後無力進行。


田寮洋水梯田周邊的野慈姑。攝影:廖靜蕙

另一方面,社會大眾若覺得這件事重要,就地保育周遭的植物,就能大幅降低植物因人為因素受脅,域外保種也會因對象減少,將資源用於刀口。董景生指出,理論上,社會認同後是該以基金運作讓國家持續做這件事,期使經濟獨立、穩健保種的腳步;實際上卻難以做到。因此要推動植物知識普及化、保種全民化。

而這些都需要在國家植物保育戰略下全面檢視、規劃與執行,尤其保種是一場與時間的爭戰,在有機會時,最好能全力以赴。

保種全民化  植物園功能不是跳舞、晨運

在此不得不提及何以生物多樣性公約如此重視全球植物園網絡。董景生認為,必須從植物園無可替代的功能,以及了解面對氣候變遷的時代意義談起。

他說,植物園的使命在研究展示與教育,偏重於遷地保育的功能,通常以活體保存庫、種子庫及孢子庫,或是活體組織低溫保存的種原庫形式進行保種。

域外保育非常重視遺傳歧異度的異地再現,由於稀有植物經常是野外族群不多,應避免因族群小到缺乏調適性、無法面對環境衝擊或種群競爭而滅絕,並喪失環境調適的基因多樣性,這是保種之首要。

這也是何以需清楚標定野外族群,並藉由外形、實質的紀錄與分子科學分析,讓來自不同區域採樣的植株,能有最高的遺傳歧異度,適應氣候變遷下的環境條件。

「遷地保育的植株,未來希望有機會移植回野外,這就是植物園遷地保種的理想!」董景生說。而草本必須不斷種、不斷利用,是植物園重要的任務,並教導社會大眾藉由參觀植物園,認識各種植物。

植物園也因長期對植物的調查、蒐集、培育與研究,成為執行生物多樣性公約的最佳場所與機構;植物園方舟計畫中整建植物園,就是讓大眾重返植物園,在這裡認識植物非凡的功用,知道保種的重要性。

走向人群的植物園:教導人們找可食植株 植栽綠化為城市降溫

今年在日那瓦召開的全球植物園保育大會,將主題訂為「植物園社會性功能的願景與展望」(Botanic gardens in society: visions for the future),強調植物園扮演的人群服務功能,內容包括植物保育與永續利用、植物社會與永續、科學的普世價值、都市綠化等主題,並揭開2020~2030三大目標:持續保種、暖化因應、城市綠化。

大會關注在氣候變遷下,全球70%的植栽包括蔬菜水果糧食,這類常見的大宗作物,會在未來十年暖化條件下減少或完全消失,這70%就由能挺過正負3℃的可食植株遞補。植物園透過科學研究調查、保種以及教育,幫助民眾認識植物的重要功能,並透過可食地景、周邊可食植株的營造與利用,以及借助原住民傳統作物等,因應氣候變遷。


布農族望鄉部落啟動的作物保種,找出傳統作物抗熱亢旱特性,因應氣候變遷。攝影:廖靜蕙

以都市綠化為城市降溫,是指讓所有的植物園,應用具有的植栽綠化、保種、運用植物的能力,以及依據地方特性選種,讓周邊城市綠起來。董景生指出,多數植物園都位於都市,例如台北植物園,要能將綠化的技術整合到都市之中,包括建構生態系、城市發展兼顧生物多樣性、營造綠屋頂、各種複層植栽等方法的運用,以達到都市降溫的效果。(系列報導完)

※ 註:110種受脅物種的生育範圍,完全不在保護留區、國有林班地,未受相關法規保護。請參考系列報導上篇

※ 本文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合作刊登

參考資料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