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雙溪水庫替基隆供水區止渴 憂百年洪峰一夕潰堤 居民多數反對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蓋雙溪水庫替基隆供水區止渴 憂百年洪峰一夕潰堤 居民多數反對

2017年09月18日
本報2017年9月18日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台灣還要以新建水庫開發水資源嗎?根據經濟部水利署資料,基隆供水區每日須從翡翠水庫調度8萬噸用水,因此以雙溪水庫作為因應策略。這項計畫明(2018)年暫停審查,未來仍可能捲土重來。

為此,時代力量黨立委黃國昌與經濟部水利署協商,今年在雙溪區各里舉辦十場「雙溪生態水庫計畫」,促使政策溝通。上週六(16日)上午雙溪區公所綜合市場里民活動中心現場,由反雙溪水庫自救會成員先從火車站行走到現場,拉白布條表達意見,座談會過程,共有22位民眾發言,其中五位明確表達支持,多數意見反對水庫興建。


座談會現場的白布條。攝影:廖靜蕙

基隆供水區抗旱能力不足 128.5億蓋水庫解決

水利署擬於雙溪河支流的丁子蘭溪規劃蓄水容量1700萬立方公尺的「雙溪生態水庫」,解決基隆供水區用水缺口。根據經濟部水利署網頁資料,基隆供水區係指台灣自來水公司第一區管理供水轄區,以基隆為首,涵括新北市瑞芳、淡水、貢寮、雙溪等14區。水利署簡報指出,此區每日需水量44.1萬噸,其中有8萬噸由翡翠水庫支援,水利署認為「抗旱能力不足」。

水利署表示,自來水源及枯旱水源不足、無農業用水可供調度、需翡翠水庫常態支援、氣候變遷豐枯震盪加劇、管線老舊等因素,凸顯新建雙溪水庫的必要性。而雙溪生態水庫定位為,增加基隆供水區的自有水源、強化北部區域水資源調度彈性、因應氣候變遷,降低缺水風險。

壩址採混凝土拱壩,溢洪道型式為無閘門控制自由溢流式溢洪道,排砂道設計流量67秒立方公尺,與貢寮攔河堰聯合運用每日增供12.6萬噸。

那麼雙溪水庫非蓋不可嗎?水利署提出五項替代方案,包括居民最關切的自來水減漏。截至2016年為止,國家在12年內投入33億,汰換317公里管線,漏水率從38.43%降至27.41%,預計2020年降至23.80%;而基隆供水區2022年漏水率降低8.5%,日省2.9萬立方公尺。

另外,如節約用水、雨(污)水回收再利用、海水淡化及水梯田復育及埤塘之蓄水,都是水利署提出的替代方案。而雨(污)水回收再利用及水梯田復育及埤塘之蓄水,水利署評估並不適用於公共用水、飲用水。五項替代方案雖同步進行,但水利署認為水資源開發不如蓋一座水庫來得有效率。


經濟部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擬以雙溪水庫解基隆供水區的渴。攝影:廖靜蕙

成本估算上,雙溪生態水庫與貢寮攔河堰聯合運用每立方公尺成本為原水14.6元,清水19.6元(未說明估算基礎)。

水利署舉世界各國新建水庫仍為常見,全球正在新建的水壩共有324座水庫分布在54國,其中244座正在亞洲地區進行中,包括日本的17座。

水庫完成後的地方回饋包括「綠色環境補償經費」,補助從事水梯田復育及對環境生態友善工作者,若以每日公共用水取水量12.6萬噸、每噸0.5元計算,每年約2299萬5000元。另提撥直接工程成本3%作為周邊環境改善工程經費,如土方暫置場、材料區、骨材廠等景觀美化或改善,目前編列1.5億元。

其他如配合雙溪水庫景觀風貌延伸的休憩空間、發展在地居民解說導覽能力以及生態旅遊功能等。環境友善措施則包括水利綠色發電,年發電量約374萬度,減少2000公噸碳排放;剩餘土方供蘇澳港填海造地、可供開發。

本案2011年辦理雙溪水庫可行性規劃檢討,並於2013年完成範疇界定會議,目前辦理工程可行性規劃檢討相關議題及二階環評工作。水規所2015年針對雙溪民眾進行民意調查,調查結果有9.9%反對、 81.9%支持及有條件支持水庫計畫。然而反雙溪水庫自救會卻指出,雙溪在地有七成以上民眾是反對興建「雙溪水庫」,這與水利署的調查結果相背。

好山好水蓋水庫 擔心一夕山崩土流

「不要給我千萬補償金,我只想要種回祖先的良田!」「反雙溪水庫自救會」會長呂瑞弘表示,出外打拼的子弟,最期盼有朝一日能重返雙溪這座桃花源,這夢想卻被水庫興建剝奪。


「反雙溪水庫自救會」會長呂瑞弘表達,希望雙溪成為桃花源,而非賣地蓋水庫。攝影:廖靜蕙

呂瑞弘說,水利署一再以供應基隆及新北市用水為由,要在丁子蘭溪興建水庫,卻不徹底解決自來水管線漏水率,反倒花費巨額工程經費建造水庫、本末倒置。

他說,從小長輩就提醒丁蘭谷山坳,是守護魚行公館家園的重要屏障,下雨天還會有落屎石,千萬動不得;雙溪水庫一蓋,雙溪中下游首當其衝,不解政府為何在這脆弱的地質蓋水庫。

居民也質疑,極端氣候表現,若發生百年洪峰,瞬間強降雨、導致山崩,500萬噸土石沖刷,對於中下游的影響為何?居民指出,水庫會老化,國際間也曾發生水庫潰堤必須遷移數十萬人的案例。不該蓋水庫,把問題留給子孫。

對於雙溪水庫新建工程多了「生態」兩個字,水利署說要著重生態保育、環境營造及環境教育功能,卻惹惱部分居民。「生態水庫是騙人的,不改變環境才是最好的環境保護,不該再存有人定勝天的思維。」公館區居民質疑,儲水量是否誘發斷層活動地震,是否有資料顯示壓力下的斷層表現。

對於雙溪水庫採取完工後,高線施工索道留原地「協助」地方發展纜車旅遊,反水庫召集人林曾文彥表示,雙溪如果能發展觀光,早就發展了。纜車需要很多部門合作,並非當地居民有能力發展的。他指出過去石門水庫發展觀光是錯誤的政策,不該重蹈覆轍,更不該畫大餅欺騙鄉親;認為應積極解決漏水率,問題解決才來談是否開水庫開發。

居民柯棟海也指出,國家財政困窘,台灣人一出生就背負24萬債務,卻還要蓋上百億的水庫,希望能對症下藥,不需要花這麼多錢開發水資源。

對此,水規所回應,友善、有機耕種是趨勢,和水庫開發是可以並行,水規所也長期支持雙溪在地水梯田復耕。施工索道不破壞環境、節能減碳,完工後可留支柱,協助發展觀光,也可以拆掉。對於民眾關心,興建雙溪水庫有沒有洩洪、淹水的問題?水利署表示,設計為自由溢流、有滯洪功能、規劃增設分流箱涵,分攤雙溪主流水。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環境與工程地質組組長費立沅回應,潛在大面積崩塌判視,六年來全台靠近聚落有100多處,但未重視水庫附近的大面積崩塌,未來會加強。至於開發區位不能說沒有斷層,但沒有活動斷層。山腳斷層則距離水庫很遠。除非規模很大的水庫,如中國三峽,才會影響斷層,台灣水庫規模都不算大,不會有影響。

雙溪水庫是為了核四?對此提問,經濟部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副所長曾國柱表示,水庫開發是為了公共用水,不會給核四運轉使用。但居民認為這不是水規所的層級能保證的。


伴水而居的雙溪街廓。攝影:廖靜蕙

安全、合理回饋 支持水利署發展觀光

現場支持者認為,相信水利署的技術一定能符合安全原則,雙溪長久無法發展,蓋水庫有助於地方發展。認為在安全原則、合理回饋、水優先給雙溪使用,人才優先聘用雙溪當地人等條件下,應支持水庫開發。

也有支持者表示,雖捨不得土地,但基於公共利益願意提供給水利署供水,認為未來可發展觀光,促使地方進步;也有支持者舉八田與一蓋水庫為例,當時民眾也反對,但堅持下去才讓嘉南平原有水可用。

曾國柱說,這系列座談會是可行性規畫階段的民眾溝通水庫興建的必要性,雙溪地區地質適合興建水庫,至於替代方案也不斷研議中,會持續與居民溝通。

根據中華鳥會與農委會特生中心年度「新年數鳥嘉年華」調查,2017年初丁子蘭溪共有35科54種鳥類,包括藍腹鷴、魚鷹、大冠鷲、鳳頭蒼鷹、黑鳶、紅尾伯勞、台灣藍鵲、青背山雀、台灣畫眉、鉛色水鶇等10種保育類物種。

雙溪:在桃花源蓋水庫
根據自救會提供的資料指出,雙溪於2010年2月獲得WHO-AFHC(國際健康城市聯盟)認證,也是新北市推廣低碳旅遊的示範城鎮,2016年底更成為新北第一個空氣品質示範區,新北市地政局也在該年底提出雙溪土地行情看漲,足以證明這個好山好水的好地方,不僅是大台北後花園,這幽靜活肺的聖地,路跑者年年來朝聖,單車族週週來風馳,許多秘境角落,都讓遊客漫遊流連忘返。
雙溪也成為新北市政府友善農耕示範區,許多返鄉勤耕的有機農努力呈現這片純淨土地孕育的健康食材,也庇護了石虎、麝香貓、食蟹獴、八色鳥、領角鴞等珍稀保育動物,丁子蘭溪更保有野生鱸鰻、毛蟹洄游物種和稀有珍貴的原生植物,不但見證了雙溪是新北難得的生態基因庫,更是慢活宜居城市。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