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濕地發展綠能 議員憂衝擊生態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重要濕地發展綠能 議員憂衝擊生態

2017年10月24日
摘錄自2017年10月23日自由時報桃園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桃園市府發展綠電,預計三年內擇166口埤塘、約1650公頃建置太陽能發電系統,但市議員范綱祥發現,扣除不能變更用途的重要濕地後,市府僅有約1480公頃可用,質疑市府將重要濕地也納入,除了會衝擊生態,也可能違反濕地保育法。

「不是反對綠能,但危害生態不就違背綠能的初衷嗎?」桃園市野鳥學會代理理事長吳豫州表示,十年來學會在境內50口埤塘進行冬季鳥類調查,每口埤塘平均每年有1400至2800隻冬候鳥,以雁鴨科最多,已著手整理相關資料給市府,希望市府避開具有特殊生態景觀的埤塘。

盧維屏表示,市府第一階段針對1.5公頃以上水域的水利用地施作太陽能光電系統,第二階段才是濕地,且必須通過營建署審查才會施作。

都發局指出,1650公頃的目標,是先前根據最樂觀情形所推估的數字,後續仍需考量業者意願、台電饋線是否能配合等因素;對於外界擔憂危及生態,都發局表示,收到野鳥學會的資料後會將其納入考量,並同步提供內政部「重要濕地審議小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