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岸風機遴選再添0.5GW  競標容量降至2GW以下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離岸風機遴選再添0.5GW  競標容量降至2GW以下

2017年12月12日
本報2017年12月12日台北訊,陳文姿報導

2025年5.5GW離岸風電設置方式又有變化。12日能源局公布,原本預計3GW遴選,2.5GW競標,將改成三階段:2020年前可完工併聯的風場先遴選出0.5GW,下一階段3GW遴選維持不變,以本土自主化、技術能量等四大指標進行遴選。二種遴選剩下的容量才採用競標,總容量5.5GW維持不變,但競標降至2GW以下,由價低者得標。

1212-1

20171212 離岸風機遴選與競標改三階段。翻攝自能源局簡報。

遴選增至3.5GW  0.5GW免在地化限制  衝2020年完工併聯

能源局原本規劃5.5GW離岸風機的設置,其中3GW採遴選,廠商需提出本土化規劃,以此帶動國內產業鏈發展,政府也會以較優惠的躉購費率保證收購風電。2.5GW採競標機制,由價低者得標,藉此壓低政府收購離岸風電的成本。

能源局能源技術組長陳崇憲表示,經過多次討論,上禮拜決定針對2020年可能完工的風場優先設置0.5GW。2021年-2025年才完工併聯的維持3GW的遴選機制,以本土自主化產業關聯性、技術能量、環境融合、財務融和四大項目分別進行遴選。2025年完成5.5GW的總容量維持不變。扣除前兩項遴選已分配的容量才進行競價,由價低者得標,規範相段彈性。

這項改變等於是從預計2.5GW的競標容量中減少0.5GW。能源局預計在2018年第一季提出遴選標準,第二季完成遴選。三階段共5.5G均於6月底前全數選出。

風機業者分析,0.5GW的遴選條件比較簡單,不需要在地化,但遴選比較的標準還不明確。此外,由於在地化需要時間,如果爭取不到0.5GW的設置,業者可能會盡量延後時程,讓在地化分數提高,才能提高3GW獲選的機會。

國內在地化腳步跟不上   業者建議延後遴選時程


桃園市長鄭文燦(左三)與德商達德能源集團執行董事柯朗夫(Ralf Ketteler)(左四)9月簽署再生能源發展合作備忘錄,表達在地合作意願。攝影:陳文姿

在地化比例是風場獲得遴選的關鍵指標。目前四大風機系統商包含GE、日立、西門子旗下的Siemens Gamesa 再生能源與MVOW(Mitsubishi Vestas Offshore Wind)均有意引進在地廠商。

工業局金屬機電組長黃裕峯表示,目前還沒有任何一家國內零組件廠商供應給離岸風力機系統業者,這些有意願投入的零組件廠商是否能符合風力機系統商的認證,還是要由風機系統商決定。

達德能源董事長王雲怡指出,現階段風機系統業者對台灣的投資與國產化計畫都還未確認,明年第二季以前就要風場開發業者提出國產化承諾恐不切實際。建議延後遴選機制的時程,或是延後到施工許可階段再提出合約,證實國產化的內容與比例。

不過,陳崇憲指出,國內的製造商要先簽約,才能提早設置產能,如果延到施工許可才簽約,這樣製造商只能繼續等著,遲遲無法投入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