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重生 「阿嬤家」博物館細訴溫柔的力量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老屋重生 「阿嬤家」博物館細訴溫柔的力量

2018年03月01日
摘錄自2018年2月26日聯合新聞網台北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2月初的迪化街人聲雜沓,年貨大街為這古老商圈帶來活力,在相對安靜的北區,遠遠看到打洞鋼板映射出的光影,那是蘆葦、公雞、書法家董陽孜「阿嬤」二字,還有慰安婦阿嬤們的一生。

慰安婦議題,歷史難以承受之重,在這街角一隅,卻剪除了仇恨,重生為力量。一如這百年老屋,從最早緊臨淡水河的棺材店、油漆店,變身為「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在2017年「老屋新生大獎」中與「新富町文化市場」並列金獎。

十禾設計主持人吳聲明是「阿嬤家的博物館」的建築師,讓這棟迪化街老屋帶著阿嬤歷史一起拿下「老屋新生大獎」。

阿嬤家是傳統長形街屋,二進格局分為咖啡館、博物館主館、身心工作坊3部分,改建時的屋況雖然近百年,結構大體安全,但要變成博物館,仍有隔音、漏水等問題要解決,尤其要加進公共設施,還安置了「全台最漂亮、全館最科技的小電梯」。前提是所有的改裝都不破壞房子、不穿梁、不打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