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6月12日
文:蔡仕敏
12日北市水利處新任處長陳郭正於記者會中發表,2030年防洪保護標準,將從現行78.8mm /h提升到88.8mm/h。
會中陳郭正概述歷年來大台北地區整體防洪治水工程,以及易積水點改善如內湖金瑞治水園區於2015年7月啟用,文山區辛亥路憲兵營區滯洪池第一期於2017年10月完工。
陳郭正也提及2017年0602內湖區大湖山莊街積淹水的數項改善工程,大湖里里長洪美惠表示,去年0602事件至今,水利處的努力諸如截水溝、格柵加密、箱涵加大,已及大地處在山區埋設三處管涵,可以延滯大約70%的雨水,可望為大湖山莊街增加保障。
興旺里里長蘇瓏議說,每年都會積淹水二、三次,在汛期這幾個月都很難入眠,但是由於水利處完成福興路排水分流工程,去年6月他和里民興奮大叫「真的沒淹水!」
現場有記者提問,如何達成2030年防洪保護標準到88.8mm/h?陳郭正回覆,水利處將推動以下作為:
- 2013年起,北市私人建案達一定規模以上,就要求開發單位送審排水計畫書,建築物需設置流出抑制設施,例如每一公頃基地必須保留780立方米的水,如此,相當於一場暴雨時幾乎無水排出。
- 藉由公園改建或新建,承擔更多儲流能力,可能採取生態式的滯洪池。
- 修正「公共設施基地保水作業要點」,擴大管制市內公共設施,使承擔更大儲流能力。
另外,針對文山區的易淹水點,水利處也以分流、滯洪及增加抽排容量等工程,多管齊下,現已陸續完工,讓文山區防洪標準也提高到和其他行政區一樣,都是78.8mm/h,文山區也從易淹水名單中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