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第一個被收回的有機專區,還是台灣第一個生態型科技園區? 民間呼籲:重新設計橋科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台灣第一個被收回的有機專區,還是台灣第一個生態型科技園區? 民間呼籲:重新設計橋科

2020年05月13日
整理:鄒敏惠(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12日環保署舉行「南部科學園區橋頭園區開發計畫」第二階段環境影響評估範疇界定會議。由於農委會與內政部對於當中「中崎有機專區」是否保留意見不同,農委會主張保留、內政部則認為已決定不保留而要徵收,因此環保署決定先不繼續進行會議,待兩機關協調確認後再繼續開會。

高雄中崎農場為台灣第一個公設有機專區,當地農民經營十年以上,陸續得到有機認證,當地生態也慢慢恢復,甚至記錄到一級保育鳥類草鴞棲息,整片土地卻因橋頭科學園區開發案而面臨徵收危機。

民間團體認為,此案事關《有機農業促進法》對有機農民租用國有土地提供長期租約保障的承諾,因此提議成立「滾水生態農業地質園區」,將中崎有機專區連同泥火山自然地景一同劃出橋頭科學園區。12日,當地有機農民、民間團體、立法委員及高雄市議員北上共同表達訴求。

作家戰鬥媽媽王南琦則強調,科學園區對有機食材的需求量很大,有機農業專區與科學園
有機農業專區與科學園區之爭。作家戰鬥媽媽王南琦強調,科學園區對有機食材的需求量其實很大。圖片提供:地球公民基金會。

大選前的2019年12月,總統蔡英文公布「大南方、大發展計畫」,正式宣佈「橋頭科學園區」是他未來推動高雄建設的關鍵發展引擎。2020年2月,「南部科學園區橋頭園區開發計畫案」遭環保署環評大會決議「應進行二階環境影響評估」。

民間團體在會前表達反對,籲請中央正視中崎有機農場的重要農業及生態價值,並以「循環經濟」的原則來重新設計橋科,成為生態型科學園區,創造農業與科技的雙贏局面。

台灣第一個被收回的有機農業專區? 有機農籲:信守承諾、保留中崎

滾水生態循環農業促進會發起人,同時也是中崎農產運銷合作社代理理事主席楊登旭表示,「十年前選擇進駐專區的30位農民,是因為相信這是政府公設有機專區,可以長期經營有機耕作,沒想到橋科開發案揭露了現實:政府是騙人的!」

楊登旭也抗議,政府說要推廣有機農業而制定有機農業促進法,前年完成立法,去年開始實施,新法甫上路就要毀掉一片31公頃的有機專區,「全國人民看在眼裡,會相信政府是真心要推廣有機農業嗎?」

楊登旭強調,不反對開發科學園區,但強烈建議保留中崎有機農業專區,結合極具地質景觀價值且與有機專區相鄰的「滾水坪泥火山」,設置「滾水生態農業地質園區」,讓這片園區包含有機農業耕作、一級保育類草鴞復育區、適合長照殘照的園藝治療專區。只要科學園區調整設計,既可以不失信於民,又能真正的接地氣,與地方共存共榮。

做為一個有機農業的工作者,中崎永傳農場農民林曉佑指出,當地以多樣化的農作來避免病蟲害並促進土地與生態平衡,有芭樂、火龍果、小番茄、秋葵,各種瓜果、葉菜類的作物、洛神、玉米等。

他說,「今天若將中崎有機農業專區劃入橋頭科學園區的範圍內,那將是有機農業促進法通過後台灣第一個被收回的有機農業專區,政府的威信盡失,有機農業促進法也將面臨嚴峻的挑戰。」

「當中崎有機農業專區被消失了,下一個被相中的農業專區在哪裡?」


中崎有機農業專區地圖。圖片提供:地球公民基金會。

環團:橋科應轉型,成台灣第一個生態型科技園區

地球公民基金會主任李翰林表示,橋科周圍有新市鎮住宅區、有機農場、泥火山地質景觀的橋頭科學園區,就是最適合循環經濟的示範場域。

李翰林解釋,過去四年「循環經濟」是行政院5+2產業創新計畫的主軸之一。在行政院3631次院會簡報裡也提到,「生態型產業園區」來未來主要推動方向,像是丹麥的卡倫堡、日本的川崎都是很好的案例。並要借用國外產業與農業、市鎮及環境共生的經驗,來推動台灣的「產業循環化」。經濟部也認為,台灣工業目前面對了「高性能、低能耗、無毒性、零廢棄」的全球競爭挑戰,所以才應走向循環經濟,創造產業價值。

李翰林認為,政府應該要摒除過去先開發園區才招商的落後思維,與當地居民、有機農民及有意願進駐的廠商共同討論,重新設計橋科,成為台灣第一個生態型科學園區。

高雄橋頭科學園區啟動招商  打造台灣投資新紀元。圖片來源:行政院
高雄橋頭科學園區於2019年12月25日啟動招商說明會。圖片來源:行政院

立委挺:守護台糖農地,主管機關應從經濟部改為農委會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林彥廷表示,從竹科寶山二期、二林精機、南科三期、到橋頭科學園區,大量的農地,特別是台糖所屬的農場,被規劃為科學園區、工業區等產業用地。此次的橋頭科學園區開發計畫,將影響近244公頃的台糖優質農地被徵收,其中也包含31公頃的中崎有機專區。

立委陳椒華表示,中崎有機專區交由農友組織「中崎有機專區農產運銷合作社」自主營運,目前已有30多戶農友進駐園區。立委張其祿指出,橋頭科學園區規劃包含了中崎有機農業專區用地,卻連有機農業促進法明定的租期保障,已經限制了這塊土地的使用和發展都不知道,實在太過離譜。

張其祿表示,今年3月中就已向農委會提出質詢,質疑政府保障有機農業發展、保障農民太過消極。然而近2個月過去,這樣嚴重的缺失非但沒有改善,恐怕還有蒙蔽環評委員的疑慮。

立法委員張其祿指出,行政院、科技步有違反「有機農業促進法」,請環評委員要求提出
立法委員張其祿指出,他曾質詢農委會,2個月過後卻沒有改善。圖片提供:地球公民基金會。

立法委員蔡壁如表示,台糖應該從經濟部改由農委會主管,才能守護農地。她曾在經濟委員會質詢此事,農委會陳吉仲主委樂觀其成,經濟部長沈榮津則以「台商回台需要土地」而反對,毫不遮掩把台糖土地拿去開工業區的企圖。

高雄市議員吳益政指出,橋頭科學園區的選址和規劃應該打破「新市鎮」預定地的侷限,從產業發展、環境永續等面向評估園區的位置與範圍。

高雄市議員黃捷表示,危機就是轉機,如果橋頭科學園區能納入中崎有機農業區,並成功轉型成國內第一個兼顧生態、農業、科技發展的循環經濟示範園區,不僅會替橋頭科學園區加分,也會替未來的科技轉型打下重要的實踐基礎。

高市府:支持農民,呼籲中央讓農業與高科技共存

中時報導,高雄市農業局12日傍晚回應,高雄市政府支持友善環境產業,更支持用心的中崎有機專區農民。不過,主政事項皆為中央權限,高市府期待中央於橋頭科學園區與中崎有機專區尋找共存的可能,讓有機農業與高科技產業得以共存共榮。

報導指出,高雄市長韓國瑜表示,有機農業需經由三年有機轉型期才能正式成為有機農產品、中崎有機農場經過10年有成,逐漸進入穩定,市府了解有機農戶對產業的投入,也為保障有機專區農戶權益,於有關會議建請中央評估保留;也建請評估若無法保留,分期開發可能等的相關選項,希望能降低開發案對有機農場的衝擊,並爭取保障現有農民租期至2023年1月19日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