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礦區再利用 生態復育帶來新生命 | 環境資訊中心
生態工作假期

廢棄礦區再利用 生態復育帶來新生命

2007年05月16日
作者:李宛澍(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雍來生態園區是國內第一個位於國家公園內,採取較高強度的生態工程,進行礦場最終再利用的案例。(照片來源:德拉‧危怒)當礦區礦源採盡後,留下開採破壞的地貌,會造成地盤下陷的問題,因此,礦區停採後的環境整復是重要議題。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內的雍來生態園區,原是一座廢棄礦場,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自2005起,和陽管處合作,首先以生態工程,將洗石池轉化為人工溼地,接著藉由每年生態工作假期,進行棲地復育,使其恢復生物多樣性,重新賦予廢棄逾十年的廢礦場新生命。

國內外礦區再利用案例

礦區再造利用,國內外都有類似的案例。美國猶他州的賓漢峽谷礦山(Bingham Canyon Mine),號稱是世界最大的露天礦坑型銅礦山。礦山旅遊活動的項目包含參觀「復墾與環境計畫」,其中包括清洗廢棄礦渣與植生造林,其中一塊土地經復墾後,成為野生物棲息地。

英國劍橋大學東北方的米爾頓郡立公園(Milton County Park),是一座以小湖泊為中心的休閒賞鳥景點。這座小湖泊,原本是一個開採礫石的礦坑,經復墾後,成為郡立公園的小湖,發展成為野生物棲息地、自然公園,同時成為地方上重要的遊憩用地。

在台灣,亞泥新城山礦山的植生綠化,從1981年開始,與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工程研究所建教合作,1990年又和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合作,推動礦區復舊計畫,調查礦區曾經存在的400多種植物生態,篩選出90多種原生植物培育。

台泥壽山礦區已全面停採,在台泥植生計畫中,將原本的殘壁、祼露石灰岩等不適於植物生長的環境,填土整修佈置成適於植物生長的環境。

台北縣瑞芳鎮金瓜石有著台灣過去最大的金屬礦業遺址,2004年11月4日,台北縣政府成立「黃金博物園區」(以生態博物館為經營模式的園區),以保存金屬礦業遺址,並藉由博物館呈現金瓜石過去的文化歷史、舊有建物與現存的自然生態特色。

雍來生態園區 廢礦場 新生命

位於陽明山冷水坑附近的雍來礦場遺址,則是國內第一個位於國家公園內,採取較高強度的生態工程,進行礦場最終再利用的案例。

雍來廢礦場從1971年至1993年出產瓷土、火黏土及含沸石質黏土礦物,後因市場因素被廢棄。當地的生態景觀因此深受採礦活動的影響,依然留有廢棄礦道及水池窪地等。陽管處於是協調礦業主將地上物拆除,著手進行廢礦區景觀復舊整建計劃。

2005年,由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與愛魚生態工程的負責人張文賢合作,負責營造生態池(人工溼地)。張文賢指出,該區外緣植被相豐富,生態資源豐富,這項活動有助於當地的棲地復育與生物多樣性的保存,並重新賦予廢棄逾十年的廢礦場新生命。

雍來礦場生態化的原則為「環境合理化」,將環境恢復成符合原有地景的生態。礦場的洗石池當初開鑿得相當深,且邊坡陡,不符合自然生態條件,因此,決定以生態工程將邊坡變緩,成為適合動植物活動的緩坡地型。

另外,張文賢並規劃以地下化的逕流,將雨水和腐植養分導入生態池,使生態池不自絕獨立於原有生態環境。接著,再依照不同水深,栽植原生之溼生、挺水、沈水及浮葉等植物,周邊栽種親水之原生地被、灌木及喬木,並使植物、枯枝落葉和水體有最多的接觸面,形成生態池養分的循環系統。

投入志工參與 進行棲地復育

志工拔除生態池中的優勢種植物李氏禾,在泥濘中體會另一層生態意義。(照片來源:德拉‧危怒)雍來生態園區在初期3到5年間,人工溼地的生態逐漸達到穩定。張文賢表示,這段期間,棲地維護管理相形重要,強勢物種在短短一、兩年就會霸占整個棲地,扼殺其他物種的生存空間,為了維持棲地生物多樣性,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自2005年以來,每年均舉辦生態工作假期,以志工的力量移除外來植物、以及部分強勢的物種,並移入本土植物,以人為力量使物種消長趨向良性。

連續3年藉由志工力量,投入移除強勢物種李氏禾,張文賢表示,李氏禾的蔓延速度已經得到控制,在雍來生態園區也出現具有指標性的焦點物種,例如台灣水韮、台北樹蛙、螢火蟲等,這表示此區已經建立一個生態保護傘。

生態工程與景觀工程最大的不同是,前者施工後,看起來像自然形成的生態圈,以生物多樣性為目的;後者則有明顯的人為施作,並以人為使用者做為考量。雍來礦場遺址經過復育後,除了生態核心區,亦有提供休憩、教學的遊憩區,和緩衝區,未來可望成為富有完整生態相的生態教育園區。

不過,張文賢指出,「後續沒有做動物的生態觀測,是美中不足之處。」監測動物的利用情況,可以決定日後棲地維護的方向,調整遊憩區、緩衝區和生態核心的面積比例。

雍來廢礦場原為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所管轄,如今透過民間社團和公司自費投入,創造出廢棄礦場再利用的生態園區模式,並導入生態工作假期,透過志工參與進行棲地復育,此個案成為廢棄礦區再利用的成功經驗之一。

參考資料:荒野溼地庇護中心網站  地景保育通訊第十六期—退化土地的地景復育專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