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鄭州暴雨到碳中和 中國媒體的氣候變遷視角 | 環境資訊中心
透視中國環境

從鄭州暴雨到碳中和 中國媒體的氣候變遷視角

2021年09月16日
文: 姚喆(中外對話資深氣候變化戰略傳播官,曾在多家企業和非盈利機構從事傳播和政策研究的工作。就讀於清華大學新聞學院,擁有巴黎政治學院國際發展碩士學位)
一邊是「碳中和」概念炙手可熱,一邊是河南洪水舉國震驚,大眾媒體有待將兩者之間的關聯在民眾心目中建立起來。

2021年7月,搶險隊員營救受困的鄭州市民。圖片來源:Li An / Alamy

201.9公釐!這是鄭州在7月20日下午4到5點一小時的降雨量,突破了中國的歷史紀錄。

人口超過1000萬的河南省會鄭州,平均年降雨量在600公釐左右,並不屬於雨水充沛的區域。而7月20日這一天,幾乎下了往常一年的降雨量。暴雨也襲擊了河南省的其他地區。據8月初官方公布的資料,由此引發的洪澇災害導致了河南省至少302人遇難,50人失蹤。此後的媒體報導和官方發佈中反覆將這場暴雨稱為「千年一遇」,甚至「五千年一遇」,即便隨後中央氣象台專家指出這種說法缺乏科學性,但它反映出人們的震驚和缺少防備。

從國際上看,每當極端天氣事件發生,關於氣候變遷的討論往往升溫。那麼,在去年9月剛剛提出「碳中和」目標的中國,這場「千年一遇」的暴雨所引發的公共討論,是否體現了更多的氣候意識?

氣候視角這次是否缺席?

在暴雨發生後的最初一兩天,大量媒體報導都聚焦於還原鄭州地鐵五號線和京廣路隧道的險情、救援和傷亡,同時向讀者們解釋,是什麼原因導致如此集中的降雨,又是什麼原因讓它的嚴重後果沒有被充分預料。在這個階段,媒體對暴雨成因的解釋,基本跟隨了中央及地方氣象台的說法。官方機構對暴雨成因的分析,著重強調了氣象條件和地形的直接影響,並沒有提及與氣候變遷的關聯。

一些國際媒體,比如《經濟學人》一篇文章指出,國內對河南暴雨的報導和討論中,缺失氣候變遷的視角。但這只符合最初階段媒體報導的情況。事實上,當暴雨作為突發事件帶來的震驚和憂慮稍加緩解,更宏觀的分析就逐漸出現,氣候變遷視角開始被引入報導。

最早一批納入氣候視角的文章主要出自市場化媒體。這些報導指出了氣候變遷背景下極端天氣事件在增多、加劇的全球趨勢,雖然未具體討論河南暴雨與氣候變遷的關係,但提及了國外的極端天氣事件引發的對氣候的討論。比如,第一財經的一篇文章介紹了2018年北大西洋颶風「佛羅倫斯」發生後,《自然》雜誌對氣候變遷與強降雨事件關聯性的總結;《新京報》的一篇報導引述了國際氣候專家認為氣候變遷是今夏西歐洪水的根本原因這一觀點 。在這些媒體報導中出現的專家,大多來國際科研機構、政府間組織或非政府組織,來自國內科研機構或政府部門的聲音很少。

由黨政部門直接管理的官方媒體的氣候視角,來得比市場化媒體稍晚一些。得益於與官方科研機構更緊密的聯繫,在中新社、《光明日報》等官方媒體的報導中,開始出現了來自國家氣候中心中國工程院院士的聲音。


河南新鄉也遭遇了猛烈的暴雨襲擊。圖片來源:Simon Song / Alamy

氣候視角雖然沒有缺席, 但整體來看,氣候變遷議題的熱度並沒有因這場災難而顯著增強。以「暴雨」和「氣候變遷」為關鍵字的百度資訊指數顯示,關於「暴雨」的資訊熱度在鄭州災情發生後爆發式地上升,形成了一周多的高峰期;而與之相比,氣候變遷的資訊指數波動卻不大,雖有兩次小高峰,但整體熱度仍處於低位,與暴雨前的水準不相上下。

「碳中和」被忽視的目的

「碳中和」的概念在中國已經普及開,它常常被理解為一種發展戰略,代表了一種投資和技術發展的趨勢。但在本質上,「碳中和」是一個溫室氣體減排目標,減排的根本目的在於避免因全球升溫過度導致的氣候風險。氣候風險的一個重要體現,就是日益頻發和加劇的極端天氣事件。

從此輪關於河南暴雨的媒體討論中,我們不難發現,極端天氣事件與氣候變遷之間的聯繫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被建立起來,但是氣候變遷和「碳中和」目標之間的邏輯聯繫卻是脫節的。以致呈現出一個矛盾的現象:一方面,碳中和被普遍認為是最新「國策」,從中央政府部門開始,到國有企業、地方政府再到私營部門,碳中和的重要性正以自上而下的方式被廣泛宣傳。另一方面,公眾對碳中和「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政府推動提高氣候風險認知的行動也依然有限 。

於是,在河南暴雨發生後不久,正當氣候風險有待被公眾認知的時候,一種反智的說法卻開始病毒般傳播——全球暖化對歐美不利,但對中國有利,中國歷史上王朝的鼎盛時期都有較溫暖濕潤的氣候條件,因此全球暖化預示著中國將再度進入「盛世」……

氣候變遷對中國不同地區的影響雖不盡相同,但總體上弊大於利已經是國內科學界的共識,這在《氣候變遷國家評估報告》、《氣候變遷綠皮書》等權威資訊中得到反覆強調。違反常識資訊的流行提醒我們,當科學的資訊未能得到有效傳播時,謠言和偽科學就有了一席之地。

實現碳中和目標是一場「硬仗」,需要全社會所有成員的參與。要推動全社會踐行低碳生活生產方式,就必須傳播對於氣候風險,以及為了旨在降低這種風險的減排行動的重要性的認知。

此外,加深對氣候風險的理解,也有助於更好的適應和防範。持續變化的氣候意味著更高頻次、更高強度、出現在更意想不到的時間和地點的極端天氣。不僅相對乾燥的河南的這場暴雨讓全國震驚。同月稍早,即使是中國最乾旱的地區之一的塔克拉瑪干沙漠也因為暴雨和天山冰雪融化而遭遇了洪水,讓中石化集團的一個石油勘探區被淹沒。專家指出,在氣候變遷的大背景下,「要提高災害知識的普及,打破原來的認知」。

加強氣候風險傳播,可以怎麼做?

提高氣候風險認知是一項長期任務,但基於這次對河南暴雨的媒體報導情況,我們還是能發現一些可以在短期內加強的工作。

在中國的國情下,要普及氣候風險知識,離不開官方媒體的推動。不久前,中央媒體圍繞「碳中和」做了一輪大規模的科普和解讀,引導各界的關注和重視。河南暴雨後,從報導的數量和內容上看 ,官方媒體並沒有計畫主動地將關於暴雨的討論往氣候風險的方向上引導,也沒有主動將碳中和目標和降低氣候風險聯繫起來,錯失了一次科普氣候風險的機會。

任職於國內政府部門、大學、科研院所等公共機構的「體制內」科學家,往往是最受中國公眾信任的專業聲音。但是,在暴雨發生後,在中國媒體上,相比來自 「體制外」的專家(如國外科學家,國際機構及NGO的專業人士),前一個群體的露面還算不得頻繁。推動氣候科學的普及,需要官方機構的專家更積極主動地發聲。

一些溝通傳播技巧也有助於增強科學傳播的有效性。河南暴雨後,多數國內科學家會提及氣候變遷加劇極端天氣這個大背景,但同時也不得不強調:受限於研究深度,尚無「充分證據」證明氣候變遷對此輪暴雨的影響。作為科學家,保持嚴謹是應該的,但這也體現了氣候傳播一直以來的一個難點——如何與記者和公眾溝通氣候科學中的不確定性。

氣候變遷傳播專家提醒,雖然不確定性是氣候科學發展的重要動力,但卻也是氣候行動的嚴重阻力。因為普通人對不確定性的理解跟科學家不同,在很多情況下,對未知的強調反而會降低科學資訊的說服力,從而降低政府和公眾採取行動的意願。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出過一個關於提高氣候公共傳播有效性的實用手冊。裡面提到,在解釋極端天氣和氣候變遷關係時,科學家可以通過強調已知的科學發現和共識,並且避免使用過於技術性的語言,來增強資訊傳達的有效性。IPCC最新評估報告「AR6」指出,20世紀50年代以來,在絕大多數有充足氣象觀測資料的地區,強降水的發生頻次和強度都有增加,而人類活動引發的氣候變遷很可能是主要推動因素——這其實就是一個值得多加強調的科學共識。

從國際經驗上看,借用極端天氣事件引發的廣泛關注,講好其背後的科學,可以幫助提高公眾對氣候變遷和它所帶來的風險的認知,從而提升減排和適應行動。這不是為了蹭熱度,而是為了當再有類似「沒想到」的事件發生時,我們不再損失慘重。

※ 本文轉載自中外對話〈河南大水給氣候傳播何種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