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研所生物氚實驗室揭牌、 皇帝企鵝列美國瀕危保護名單、香港發現18處珊瑚白化 | 環境資訊中心
編輯直送

核研所生物氚實驗室揭牌、 皇帝企鵝列美國瀕危保護名單、香港發現18處珊瑚白化

2022年10月26日
編輯室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10月26日

核研所生物氚實驗室揭牌 2023年起檢測量能達500

日本預計明(2023)年春季排放福島核電廠含氚廢水,原能會今天表示,核研所生物氚實驗室已正式揭牌,將持續針對台灣鄰近海域生態樣本及重點遠洋經濟魚種,蒐集生物氚背景基線數據,預計明年擴充至每年500件的檢測量能。此外,核研所已完成「放射性物質海域擴散海洋資訊平台(TW-ORIS)」,將於公告專區隨時更新氚水事件相關資訊,為民眾提供整合式資訊查詢服務。(中央社報導

復育密度太高引生態危機 農委會成立「梅花鹿族群經營管理跨機關聯繫平台」

梅花鹿在墾丁復育並野放已經超過半甲子,總數已經超過2000隻,因為沒天敵,傳出梅花鹿啃食農地和樹皮導致墾丁高位珊瑚礁自然保留區的森林退化等生態問題,農委會林試所成立「梅花鹿族群經營管理跨機關連繫平台」研擬策略,包含設置圍籬防阻梅花鹿入侵,還有施作樹皮保護措施救治植物。(自由時報報導

非法傾倒廢土面積約6.5座大安森林公園 彰檢起訴一條龍棄土集團164

去(2021)年檢方接獲舉報,因北部地區工程棄土無處可去,清運業者勾結土資場、清運車隊、地主等,將工程廢棄土非法傾倒在彰化偏遠農地、魚塭,面積廣達約6.5座大安森林公園。彰檢今天將開案清運業者等一條龍非法棄土集團164人依違反《廢棄物清理法》等提起公訴,並追償不法犯罪所得2億餘元。(聯合報報導

詹順貴批美麗灣「借屍還魂」縣府澄清:依促參條例執行

台東美麗灣渡假村開發案前年在縣府賠付6.29億元收歸縣有後,環保署前副署長、環境律師詹順貴昨晚發文指出,台東縣政府仲裁過程嚴重放水,質疑縣府讓美麗灣「借屍還魂」,想假研習住宿設施之名,送財團經營飯店旅館之實。縣府今表示,若業者提出符合的教育訓練、展演,如需住宿是允許的,但不能直接以旅館方式住宿。(聯合報報導

台電:輔助服務市場成長快速 2024年預估300萬瓩

台電總經理王耀庭今天指出,為因應再生能源不穩定性,台電的電能「輔助服務市場」成長快速,預計2022年底參與業者將達43家、30萬瓩,2023年底將達100萬瓩,預估到2024年更將有300萬瓩加入市場。

王耀庭說,台電的電能輔助服務市場,參與業者除有儲能、電池業者,也包括在工廠有發電機或在冷凍工廠有壓縮機的業者,只要是有能力暫時不用電、可提供負電力的業者,都可參與這塊市場。此外,台電未來也要開發家庭式、商業式自動需量反應,這包括家戶,或在全台有數千家門市的超商等,以及電動車輛電池等,都能積少成多參與這塊市場。(中央社報導


氣候變遷影響繁衍 美將皇帝企鵝列入保護名單

美國政府今天表示,由於全球氣溫上升、海冰消失,南極洲皇帝企鵝無法在南極地區的現有棲地順利繁殖,自2016年來,在威德爾海(Weddell Sea)哈雷灣(Halley Bay)這個南極第二皇帝企鵝棲息地,新生的企鵝寶寶都已溺斃。因此,當局將牠們納入「瀕臨滅絕物種保護法」保護名單,希望促成保育戰略的國際合作,增加保育計畫資金,減少物種滅絕的威脅。(中央社報導

對抗暖化 NASA工具鎖定全球逾50個甲烷「超級排放源」

全球氣溫上升約有30%是由甲烷造成,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科學家進行「地表礦物粉塵源調查」(Earth Surface Mineral Dust Source Investigation, EMIT),發現中亞、中東和美國西南部50多個甲烷氣體的「超級排放源」,其中大多與化石燃料、廢棄物或農業部門有關,此研究發展可能有助人們對抗甲烷這種強效溫室氣體。(中央社報導

歐洲環保署:疫情後碳排攀升 減量目標難實現

歐洲環保署(EEA)最新報告指出,歐盟成員國2021年溫室氣體排放量比2020年增加了5%,主要是因為Covid-19疫情後經濟復甦而出現的反彈攀升。EEA警告,依據目前預測,歐盟要在2030年前淨排放量減少55% 的目標是無法實現的,歐陸「到2030年的每一年都需要加倍努力」。(中央社報導

專家:過度依賴化石燃料 威脅當前和未來的健康

據醫學雜誌《刺胳針》(Lancet)的年度「健康與人類倒數計時」(Countdown on Health and Humanity)研究發現,在全球衛生體系致力於應對COVID-19影響之際,絕大多數國家對於化石燃料補貼額通常相當於或高於衛生預算,全球15家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公司的計畫,與全球暖化的安全水準不相容。研究表示,對化石燃料的過度依賴,正在加劇氣候變遷、流行病和糧食安全等全球危機對健康的影響。(RTI中央廣播電台報導

香港18地點爆珊瑚白化 情況惡劣近五年首見 環團籲保育

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浸會大學和中文大學於8月中進行的香港珊瑚白化調查,發現19個調查地點中有18處均出現珊瑚白化的現象,專家坦言此惡劣情況是自2017年來首見,目前五大潛水熱點中僅有一處受到海岸公園保護,呼籲政府識別珊瑚敏感地區,制定保育政策。

此外,中文大學與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WWF)合作,自去(2021)年展開復修計劃,將水底珊瑚碎塊帶回研究中心培養,待珊瑚生長到一定大小再放回海底設置的育養平台,經三個月後發現,被拯救的珊瑚碎塊存活率達97.5%,大部分健康狀況良好。(東網晴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