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魚塭種電土地炒作 能源局將研議漁電共生納管新制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防魚塭種電土地炒作 能源局將研議漁電共生納管新制

2023年04月19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陳昭宏報導

台灣國土資源有限,光電開發難免走向土地複合利用,其中漁電共生卻爭議頻頻,綠能蟑螂、土地炒作污名不斷。民進黨立委洪申翰、郭國文今(19日)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檢討土地整合機制,嚴防假養殖、真種電情事。能源局表示,目前正在研議新的遴選機制,光電業者須提出永續漁村及睦鄰方案才有機會進駐。農委會則宣布即將設立漁業署南部分署,補足稽核量能,並引入新科技監控,掌握魚塭案場的養殖事實,確保真的有在養魚。

漁電共生示意圖。資料照。攝影:孫文臨

漁電共生示意圖。資料照。攝影:孫文臨

洗刷光電污名 能源局研議漁電共生納管新制

漁電共生案場數量持續擴增,爭議案件越來越多。民進黨立委洪申翰、郭國文今日召開「漁電共生爭議,中央應加強納管」記者會,呼籲經濟部、農委會合作建立漁電共生的土地整合納管機制,確保收益回饋漁民及社區,洗除光電政策污名。

洪申翰指出,目前漁電共生土地多由開發商、仲介整合後租給業者使用,土地炒作狀況屢見不鮮。2022年11月七股漁民北上抗議後,經濟部、農委會隨即成立跨部會駐地工作站,雖解決九成以上的地方工程爭議,但前端的土地問題還有待政策應對。郭國文更說,在業者讓利喬土地之下,往往衍生出綠能蟑螂、縱容黑道勢力等惡性循環。

面對漁電共生土地整合困境,能源局局長游振偉坦言,「簡單講就是沒有管制」。游振偉也透露,能源局近期規劃兩種可能機制。第一種是由養殖協會、漁會主導,整合地主與漁民,並由能源局媒合優良的光電業者進行開發。第二種則是針對行政院劃定的2萬公頃漁電共生專區,由政府整合土地,公開遴選;廠商則必須提出睦鄰、永續漁村方案。

民進黨立委洪申翰、郭國文今日召開「漁電共生爭議,中央應加強納管」記者會,邀請農委會副主委陳添壽、能源局局長游振偉出席回應。攝影:陳昭宏

民進黨立委洪申翰、郭國文今(19日)召開記者會,邀請農委會副主委陳添壽、能源局局長游振偉出席。攝影:陳昭宏

確定魚塭真的在養殖 農委會將引進科技輔助查核

針對部分漁電共生案場「假養殖、真種電」的狀況,郭國文指出,漁業署行政量能不足,中央難以掌握地方養殖實情。洪申翰則提出,農委會應建立「養殖事實查核」機制,清楚界定漁電共生相關權利義務人,保障真正從事養殖的漁民。

農委會副主委陳添壽表示,目前僅由地方政府每年執行1~2次稽查確實不夠,漁業署除了透過產銷履歷輔助養殖認定,未來也將引進新科技,監控案場的水質、溶氧、產量等狀況,確定魚塭真的有在養殖。他表示,農委會正在規劃於南部設立漁業署分署,有望強化未來稽查量能。

洪申翰另指出,漁電共生案場及鄰近魚塭的損害認定賠償,目前交由地方政府調解委員會處理,但調解委員會不具漁業專業,各地處理情形都不同,呼籲漁業署、水試所成立專家小組,提供處理損害賠償的養殖科學基礎資訊。

游振偉表示,在地養殖協會能作為漁電共生各方的溝通橋樑,未來將會更加強調其協調角色,以建立魚塭光電開發的良好秩序。能源局也將進一步管理漁電共生熱區的施工,目前已在地方規劃併網的共同管道,避免不同業者多次開挖。

作者

陳昭宏

探索矇矓中開展的世界、滲透身體的網,與身體和環境結盟,共同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