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山系 三芝生態小方舟】分你一點 蜂農與蜂鷹的互助共生 | 環境資訊中心
我們的島

【里山系 三芝生態小方舟】分你一點 蜂農與蜂鷹的互助共生

2023年06月28日
公視記者 陳佳利 陳添寶

新北市三芝區,一座緊鄰連綿山丘的農場,農場主人一邊耕種、一邊養蜂,因為蜂怕農藥,田地做到有機,也因為尊重野生動物,以珍貴稀有的東方蜂鷹為保護標的,取得綠色保育標章認證。

2022年,更因為長期守護優良棲地環境,獲得第一屆綠色保育大腳印獎。世代務農的簡家,如何在與自然環境交疊之處養蜂與耕種,他們又如何對待經常來訪的東方蜂鷹呢?


蜂場周邊樹林有東方蜂鷹棲息。

擁有十多年養蜂經驗的簡武諺,對蜂群的日常照顧駕輕就熟,經常一個人待在蜂場,其實他沒有落單,樹上,好幾雙銳利的眼睛盯著,就等他離開蜂場。

松鼠從樹上一躍而下,叼走簡武諺丟在地上的巢片,回身鑽進樹林。等了很久的東方蜂鷹也振翅飛了下來,站在地上吃起了巢片裡的雄蜂蛹。吃著吃著,索性撿起一片比較大的巢片,飛到蜂箱上面,吃了起來。


蜂農整理蜂箱時會把增生的蜂巢給蜂鷹食用,松鼠也會跑來吃。

這座位在淡水的蜂場,土地是租用的,簡武諺的父親簡德源與兩位哥哥也都是蜂農。他們養蜂的起源與根據地,在三芝老家。剛過完年,簡家兄弟忙著整理蜂箱,同一時間,簡德源正在整田準備插秧,這塊祖先留下來的農地,滋養家族五代的人。三芝的水梯田很美,但是無法使用大型機械,兒子要照顧蜂群,從前換工的夥伴,年老體衰無法來幫忙,簡德源只好自己整地、育苗,也自己插秧。「期待成長,期待收成,人有期待就不落寞,有個希望在那邊。」簡德源說。


為了避免蜜蜂受到農藥影響,簡德源以有機農法耕種。

小花石龍尾、翠鳥、樹蛙 也住在這

簡家一邊種田、一邊養蜂,目前養了500箱。他說:「民國70年以後,稻米生產過剩,政府鼓勵休耕轉作,因為北部不適合種水果,許多田地放著荒廢,因為蜂怕農藥,田地荒廢對蜂來說是很好的環境,所以開始大量養蜂。」因為蜜蜂怕農藥,他的田沒有使用農藥,但曾為了產量使用化肥。

十多年前,聽從兒子建議,停掉化肥。歷經產量減半的痛苦,隨著時間過去,田地越來越乾淨,順利通過有機驗證。一旁的小溪,稀有水生植物小花石龍尾隨著流水輕輕擺盪,翠鳥在田埂築巢育幼,樹蛙在田裡鳴唱。


稀有的水生植物小花石龍尾。

乾淨的田,種出有益健康的稻米與茭白筍,也讓野生動物有躲藏覓食的空間,簡家因為保持著良好的棲地環境,獲得林務局綠色保育標章,保育標的是東方蜂鷹。簡德源表示,蜂鷹為了吃蜂蛹,有時會啄壞蜂箱,「我沒有很歡迎蜂鷹,但也不會排斥牠,因虎頭蜂會吃蜜蜂,蜂鷹會捕食虎頭蜂,但田裡的害蟲也需要虎頭蜂來抑制,萬物在天地都有它的一席之地。」


雖然蜂鷹為了吃蜂蛹,有時會啄壞蜂箱,但是牠能幫助農民抑制虎頭蜂。

這樣的環境在日本叫做「里山」

冬季,野蜂的活動性降低,蜂鷹的食物來源比較少,蜂場的贅巢對蜂鷹來說有多重要?台灣猛禽研究會曾接受林務局委託,在這進行蜂鷹研究。主食是蜂蛹的蜂鷹,外型與其他猛禽有明顯的不同,求偶時也有特殊行為。團隊發現蜂鷹的雌雄差異,不只羽色不同,體型也很不一樣。另外,公鳥的眼睛像紅寶石,母鳥的眼睛是黃色,前後在這裡紀錄到30多隻蜂鷹,也花了許多時間了解這座農場。台灣猛禽研究會的張宏銘說,簡家農場位在山谷,跟自然幾乎沒什麼界線的,這樣的環境在日本叫做「里山」。


蜂鷹有很明顯的雌雄差異,不只羽色不同,也能從眼睛的顏色來分辨。左邊是公鳥,右邊是母鳥。

簡家有旱田與水田,田旁邊有天然小溪,農場緊鄰連綿山丘。里這個字,是由田與土合起來的,田是人們耕種的地方,土是人與野生動物居住的地方,里山,是人們生活在與自然環境交疊的地方,核心精神是和諧共存。哥哥簡誌良說,「我們其實都專注在生產,把環境維繫好,動物來就動物來。」順隨大自然的運作融入其中,與野生動物互相需要又互不干擾,保持距離,各取所需。

以物種相生相剋的機制來解決問題,以平等的視角接納彼此的存在,簡家向大自然求取生活資源的同時,磨練出與自然相處的智慧,因為他們親身實踐,這樣寧靜和諧的里山風景,才得以存在。

※本文轉載自 公視《我們的島》節目—【里山系 三芝生態小方舟】之一:分你一點~蜂農與蜂鷹的互助共生

更多節目內容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