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普車硬闖宜蘭小燕鷗繁殖區、黃喉貂現低海拔友善耕作田區、香港中文大學發明可食包裝材料 | 環境資訊中心
編輯直送

吉普車硬闖宜蘭小燕鷗繁殖區、黃喉貂現低海拔友善耕作田區、香港中文大學發明可食包裝材料

2023年07月04日
編輯室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7月3日

宜縣小燕鷗繁殖區遭11輛吉普車硬闖 車牌貼膠布引發眾怒

宜蘭縣南澳北溪南側沙灘上的小燕鷗繁殖區,2日下午被11輛吉普車硬闖,每輛車車牌貼膠布規避查緝,巡守員發現後報警處理,消息傳出引發眾怒。縣府表示,若騷擾保育類野生動物屬實,可處1年徒刑,每輛車最高處30萬元罰金。(自由時報報導

民團控鳥嘴潭土方倒烏溪 中水局:培厚提高禦洪

台灣石虎保育協會3日指出,在鳥嘴潭人工湖工區發現大量土石方傾倒烏溪,破壞動物棲地並縮減河道寬度。中水局對此表示,為避免採用傳統混凝土塊,改以挖出的岩方(非爛泥)培厚,利用培厚作業消減水流擺盪及沖刷能量,可提高禦洪能力,更可達自然化河川的趨勢,經專家評估及專業技師簽證相關水理演算,河防安全無虞、生態棲地擾動最少。(中央社報導

黃喉貂現身友善耕作田區 學者:待釐清棲地是否遭破壞

有生態工作者在台東縣和5位農民合作,於友善環境耕作田區架設紅外線攝影機,記錄周邊生態,結果錄到12種保育類野生動物出沒,其中還有生長在高海拔的黃喉貂也跑到山下的田裡。生態工作者林耿弘表示,「在低海拔發現黃喉貂有可能是因為氣候,或都是食物異常導致的結果。但是因為目前累積的數據還不夠多,所以還沒有辦法有效判斷,到底為什麼黃喉貂會跑到田區。」是環境友善還是牠們的棲地被破壞遷徙下山,還要再調查監測。(公視新聞網報導

綠鬣蜥現身興大校園 議員羅廷瑋促中市府編獎金鼓勵捉捕

有民眾近來在中興大學發現綠鬣蜥現蹤,看似嚇人讓學生及運動民眾不敢接近,台中市議員羅廷瑋憂影響生態,加上出沒校園恐讓學生及運動民眾無法安心,促台中市政府比照外縣市編獎金,鼓勵民眾一起協助捉捕;台中市農業局指出,年約接獲通報捉捕30到50隻,目前農委會規定須經教育訓練通過後才能參加捉捕,將參考外縣市作法以補助地方團體或發包採購方式辦理綠鬣蜥移除,加以評估研議。(自由時報報導

中油百站機車充電上線 裕電俥電市占衝高

看好電動運具將成為台灣下一個兆元產業,充電站、充電樁需求加速成長,充電整合營運龍頭「裕電俥電」,繼宣告今(2023)年將建置達4000樁的營運目標,再完成中油機車充電站百站的系統建置,取得機車充電站市占逾95%成績。(經濟日報報導


香港中文大學發明可食用的包裝材料 可望淘汰塑膠袋

香港中文大學近期發表一種以「細菌纖維素」(BC)為基礎的新材料,可望替代塑膠包裝。團隊將生成大豆蛋白基因植入細菌之後,成功創造了一種可食用、透明且堅固的BC複合包裝材料,拉伸效果與塑膠袋類似,但是可在1~2個月內完全降解,甚至能直接吃掉。與植物細胞壁中的纖維素不同,BC 可以通過微生物發酵生產,也就不需要採收樹木或農作物。不過,中文大學研究員還在精進BC薄膜的多功能性,使其應用範圍能夠更廣泛。(中國時報報導

溫度屢創新高 專家:1.5℃救地球愈來愈遙不可及

《路透社》報導,由歐盟資助的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Copernicus Climate Change Service)表示,當各國代表6月初齊聚德國波昂(Bonn),為今年11月舉行的年度氣候會議暖場時,全球地表均溫連續幾天比工業化前水準高出1.5℃以上,海洋溫度也打破了4月和5月的紀錄。據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WMO)5月預測,從現在起到2027年,至少有一年平均氣溫升幅將超過1.5℃門檻的機率高達66%。氣候專家說,將全球均溫升幅長期控制在1.5℃的目標已逐漸變得遙不可及。(中央社報導

抗議高爾夫浪費水資源 西班牙環保人士填平球洞

《法新社》報導,跨國環保團體「反抗滅絕」(Extinction Rebellion)運動人士在夜幕掩護下用水泥、樹苗等,填平了西班牙巴塞隆納(Barcelona)、馬德里(Madrid)等地的高爾夫球場球洞,譴責這項運動「在歐洲遭遇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一次乾旱期間浪費水資源」。反抗滅絕說,「西班牙有437座高爾夫球場每天必須灌溉」,聲稱維護這些球場的用水量「比馬德里和巴塞隆納居民加起來的用水量還要多」,然而享受這項娛樂活動的人數僅占這些人口的0.6%。(中央社報導

屈冬玉連任聯合國糧農組織秘書長

中國官媒《新華社》報導,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大會第43屆會議2日在義大利羅馬舉行新任秘書長選舉,現任秘書長屈冬玉在沒有其他競爭者的情況下獲選連任。他是這個組織首位中國籍秘書長,在這次選舉前夕,有外媒指他將國際組織用於為北京的利益服務。《德國之聲》(DW)6月30日報導,有4家德國媒體透過內部數據、文件和大量訪談糧農組織前、現任工作人員,還有德國國內與國際專家後發現,屈冬玉掌舵糧農組織後,積極謀劃聯合國項目與中國的「一帶一路」接軌。(中央社報導

減碳壓力大 傳中國要貧窮國家反徵收這稅

英國《金融時報》3日報導,根據參加聯合國國際海事組織(IMO)討論的人士透露,在開發中國家為7月份在該組織舉行的一場關鍵會議做準備之際,中國警告,過於雄心勃勃的減排目標將嚴重阻礙國際航運的永續發展,大幅增加供應鏈成本,並將對全球經濟復甦產生不利影響,要求較貧窮的國家共同反對對航運徵收碳排放稅。報導指出,全球航運占人造溫室效應氣體總排放量的2.9%,但這部分至今大多未被課稅,這是因為海上不屬任何政府的司法管轄區。但若IMO課徵碳稅後,減碳壓力將迫使航運業者加快綠色轉型,並可用每年粗估上看千億美元的徵收碳稅,幫助窮國因應氣候變遷。(工商時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