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國際回顧:全球蜂群消失事件 農業拉警報 | 環境資訊中心
回顧與前瞻

2007國際回顧:全球蜂群消失事件 農業拉警報

2007年11月25日
策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撰文:陳品潔

北美蜜蜂大量減少,對生態與農業造成影響。(圖片來源:AGR)

2006年10月開始至今,美國的蜂農損失4分之1的蜜蜂。全美有240萬個養殖蜂巢,估計60萬個(約25%)的蜂巢消失;美國農業部說,全美有27州都有蜜蜂集體搬家。

緊接著美洲的加拿大、巴西;歐洲的英國、德國、瑞士、西班牙、葡萄牙、義大利和希臘﹐甚至亞洲的台灣也發生相同現象。全球的農業都非常慌恐地問:「蜜蜂怎麼不見呢﹖」

養蜂人陸續發現蜂箱內已經沒有了工蜂,僅剩下蜂后和幼蜂。這種情形過去不是沒有發生過,研究人員將此稱為「蜂群崩解失調」」(Colony Collapse Disorder,CCD),泛指造成蜂群大量死亡的疾病或症狀。例如,1980年到現在,有過兩次蜂蝨侵害;另外從1894年到現在,也發生過3次突然蜜蜂大量死亡事件。但與這次不同之處在於,之前的蜂群損害都只發生在特定區域,現在卻是蜜蜂集體消失。

蘇格蘭養蜂人協會第五分會的賈尼斯‧弗內斯(Janice Furness)說,蜜蜂有時候會在秋天離開蜂巢,遷徙到別的地方去,但是2007年出現大量的遺棄蜂巢現象,則是極端罕見的。美國農業部官員指出,美國各地的蜜蜂養殖業者所報告的蜜蜂不明消失的比例從30%到90%。

近幾年來美國蜂群一直承受著巨大的生存壓力與養蜂人用人造養料的飼養方式,可能已經對蜜蜂的健康造成影響。事實上,蜜蜂最天然營養的食物是它們的蜂蜜,並非這些營養劑。加拿大安大略省養蜂專家杜森表示,美國成年蜜蜂消失的原因可能與神經中毒有關。蜜蜂神經中毒又與殺蟲劑使用有關。

然而西班牙科學家希吉斯,卻不認為是殺蟲劑所致。他表示,亞洲蜂群中常見的一種寄生蟲——東方蜂微粒子蟲(Nosemaceranae)。亞洲蜂群對該蟲的免疫力較強,但在實驗室條件下,該蟲僅用數天就導致歐洲蜂種死亡。

另外,有關蜂群崩解失調原因,推論極多,然而直至今日,依然沒有人能夠肯定說出蜜蜂失去方向感、無法回巢的確切原因。

1962年《寂靜的春天》一書問世,清楚地說明化學農藥及殺蟲劑的使用,與這些藥劑對食物鏈和生態環境所帶來的危害。但是,幾十年來,大量的農藥與化學肥料習慣到最近幾年雖然慢慢轉成有機栽培,然而幾十年累積下來的「惡土」,農作物如何健康?病蟲害如何不嚴重?

農業部蜜蜂與授粉計畫的全國計畫負責人海克特說,若蜜蜂死亡情況持續惡化,美國人最後恐怕只能吃穀物與水,「這是食物供給所面臨的最大威脅」。因蜂群消失所受的影響,難以估計,直接衝擊到的是農民。「蜜蜂是加州重要杏仁作物的無名英雄,一年產值達25億美元。」加州農業局代表溫格在國會說,加州杏仁樹授粉工作須仰賴約300億隻蜜蜂。

據美國農業部資料,由昆蟲授粉的植物占人類食物的3成,其中8成的授粉工作由蜜蜂完成;美國人的飲食,1/3都與蜜蜂有關。美國國會的一份研究則說,蜜蜂對美國食物供給的年附加價值高達150億美元(約台幣5010億元)。巴西與歐洲的專家已加入美國農業部蜜蜂實驗室的調查工作,國會也就此議題舉行過聽證會。美國農業部長喬漢斯指出,這場蜜蜂消失危機恐將毀滅仰賴蜜蜂授粉的農作物生產。

跨英國、荷蘭和德國3地的蜜蜂生物多樣性研究計畫負責人皮耶斯梅傑表示:「不管是什麼原因導致蜜蜂種類銳減,這項研究結果足以讓人類產生警惕。生物之間環環相扣,某物種的銳減會否引發其他物種的滅絕,才是最令人最憂心的事。」

從全世界蜂群消失消失事件,不難看到全世界的面臨的人工化的問題愈來愈嚴重,對於蜜蜂為何消失,所知卻如同白紙,仍是束手無策,如同我們面臨全球暖化如火如荼地進攻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