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西亞在《美國》一書,指責快速道路像虛擬的通道,當人們穿越地理,其實也只是凌空而過,所有失去接觸的地理實景,早被一塊塊路牌取代。
在奔馳高速公路上,總是體會這樣的言詞,新竹到了,新竹過了,嘉義到了,嘉義又過了,不斷高速的在地理上移動,眼前只有筆直的路,或是不斷閃失的兩旁田野,對於所有地名的實際面貌,依舊是空白一片。
現代人開始有反思,無論跨上機車或是自行車的慢遊,或是強調雙腳走透透的慢城,無不想要改變行動的方式,來和地理環境有更親密的接觸,有接觸,就有體悟,有體悟,就生感情,於是一個地點或是一個空間,在生命中產生交集,不再是告示牌上的綠底白字。
北42鄉道的坪雙產業道路,成為反高架的行動取代。北宜高興建後,台北到宜蘭之間的地理一夕消失,原本石碇、坪林還停停車,上上廁所,買買茶葉蛋,現今一旦趕路,宜蘭台北不到1小時,誰管這兩個地理之間的一大片山區,究竟還藏著什麼?
於是,坪雙公路成為體驗道路,當走膩高速公路的便捷,就從坪林下去,接上往闊瀨的道路指標,開始漫長彎曲又迷人的歸鄉之旅。
坪雙公路,對於縣、鄉道迷早已是熟到不能再熟的道路;但是對於高速公路的愛用者,卻可能是永遠開不進去的道路,因為飛馳在高速公路上,永遠錯過祕境的入口,那些景致如同不存在的事物。
但是,坪雙公路很美,道路沿著北勢溪而行,不只道路彎繞產生不同景觀,途中的一些小小地點,可以讓人停下車,漫步進去,看著許許多多美麗的人文風景。
沿著道路行進,路旁的溪流會形成一處處灣潭,水深谷地狹小成潭,水淺河床寬廣稱瀨,許多支路可以下到灣潭之處,處處都是青山綠水景致,夏日常有遊客前來戲水,附近店家也據此營生,但由於北勢溪沿線都算水源保護區,汙染溪水之後,回到台北之後大概都喝得到。
途中,闊瀨與漁光二所國小,都是重要參觀景點。闊瀨國小廢校後,轉為童子軍營地,學校旁有小路通往闊瀨吊橋,橋上觀看溪谷,可以看見北勢溪著名的狗齒型河岸,一條條岩柱突出河面之上;大大有名的漁光國小,在2006年廢校前,以假日遊學創造校園奇蹟,至今以遊學牧場之姿,尋找另一個春天。
學校廢校,牽動的就是人口外移,人口外移的二大因素,一個就是茶業經濟的蕭條,一個就是水源保護區的限制開發。整條道路其實就是茶葉產業道路,以前有淡蘭古道挑茶入城,後來仰賴北宜公路輸送,這片山區在茶業經濟頂盛時,山區人丁興旺,國小曾經有著三、四百名學童就讀。
如今,茶葉經濟低迷,雇請採茶工人,成本高,山區也沒有多少人,於是搬動採茶機上陣,嫩葉、茶枝完全入袋,更是讓茶業難以精挑細選。現今,道路二旁茶園依舊,老人守著茶園,壯年人想再衝出繁榮,但是北宜高全線通車,造成坪林的蕭條,山裡的人更是心寒。
茶園隨著坡地,切割不同的形狀,有如巧妙的幾何構圖,尤其途中一片茶業梯田搭上巨石田埂的風景,氣勢壯觀、極富趣味。在茶園旁,還可見幾棟石屋,歷史應有百年左右,房屋亂石砌的工法,讓牆面有如藝品,極度吸引人的目光。
在坪雙公路上,景致都是小巧幽深,必須以緩慢的速度,加上願意佇足觀賞的心情,才能領略這條縣道之美。
有空去走走,才會發現,慣走高速公路,總是會讓生命錯過什麼。
※本文轉載自作者部落格「漂浪‧島嶼」寫于2007/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