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蚯蚓改變大世界 | 環境資訊中心

小蚯蚓改變大世界

2008年06月24日
作者:陳誼芩(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資訊中心採訪編輯)

英國人在維吉尼亞州詹姆斯鎮建立了北美洲第一個成功的殖民地,羅爾夫就是當時其中一位殖民者。和許多英俊瀟灑的英國青年一樣,羅爾夫也抽菸草……羅爾夫在1610年抵達詹姆斯鎮後,說服一位船長幫他從千里達和委內瑞拉帶回菸草種子……

1620年,詹姆斯鎮出口的菸草已多達2萬公斤,十年後又增加至少六倍。船隻駛入詹姆斯鎮,裝上一桶桶菸葉。為平衡重量,水手把多為石頭和泥土的壓艙物丟下船,而那些土中幾乎可確定含有英國的蚯蚓……

引自《國家地理雜誌》2007年5月號「詹姆斯鎮──還原歷史真相」

《國家地理雜誌》2007年5月號的封面故事「詹姆斯鎮──還原歷史真相」,說明了蚯蚓改變美洲大陸地貌的經過。根據統計,目前全世界約有3千多種有文獻紀錄的蚯蚓,每年還有數十種新發現的蚯蚓種類。2003年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的調查指出,台灣有文獻紀錄的蚯蚓共有50種,其中23種為廣泛分布種或外來種,27種僅在台灣地區有發現紀錄。

蚯蚓素有「大自然耕耘機」及「大自然施肥者」的稱號,原因在於蚯蚓的鑽土行為,及以土壤中的有機物為食的生活方式,可改善土壤的物理及化學性質,因此蚯蚓是土壤中重要的生物之一,並可作為土壤監測的指標。但隨著土地的高度開發,蚯蚓逐漸失去生長棲息的空間,再加上外來種蚯蚓的入侵,台灣本土蚯蚓更被邊緣化,甚至走上滅絕的命運。

黃頸蜷蚓(Pontoscolexcorethrurus)。圖片來源:台大蚯蚓地圖網站原生於中南美洲的黃頸蜷蚓(Pontoscolexcorethrurus),是目前台灣數量最多、適應力最強的外來種蚯蚓。分布地區從海岸平原到海拔1千公尺以下的山地,從台灣本島到離島,都有其蹤跡。台灣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陳俊宏指出,在1664年前的文獻中,台灣尚無黃頸蚯蚓的蹤跡,然而此種蚯蚓目前已是龜山島的主要蚯蚓;而龜山島於1977年撤島後,已無農業活動,因此推測是在1960、1970年代左右入侵台灣。由於其超強的適應性,已在56個熱帶國家的濕潤區域建立族群分布,成為全球熱帶地區分布最廣泛的外來種蚯蚓,且主要發生在被人為干擾過的區域。

外來種蚯蚓隨著大量的外來樹種、作物或盆栽植物夾帶來台。特生中心調查結果顯示,廣布種或外來種多分布於已開發地區,如:都會區、住宅區、農耕地、果園等,而新種幾乎都是在人為干擾較少的丘陵及高山地帶才得以發現,顯見人為活動大大影響了本土與外來物種間勢力的消長。

小蚯蚓也能引發大改變,除了壓縮本土蚯蚓的生存空間,外來蚯蚓入侵後,生態環境特性也會發生變化。研究證明,有黃頸蜷蚓的土壤向大氣釋放的CO2量,比沒有外來種的樣土壤高出20~30%。另外,在《國家地理雜誌》的報導中,也指出:

新英格蘭與美國中西部較北邊的闊葉林沒有原生蚯蚓,顯然是在最後一次冰川時期滅亡了。在這種沒有蚯蚓的林地,枯枝落葉層會堆積在林床上。但是當蚯蚓被引入後,不消幾個月就能把這些堆積層吃光。問題是,林冠底下的美國北方樹木與灌木必須靠這些枯枝落葉提供食物。少了它們,原先儲存在枯枝落葉中的養分就會被水濾除,使森林變得比較開闊而乾燥,許多下層植物,包括樹苗,也因而無法生存。

蚯蚓入侵的效應很慢才顯現,「如果牠們生在你的後院裡,一輩子都不會跑出柵欄外。」首屈一指的蚯蚓期刊《Megadrilogica》編輯約翰.雷諾茲說。但是長時間下來,對生態系的影響卻可能很大。

引自〈國家地理雜誌〉2007年5月號「詹姆斯鎮──還原歷史真相」

由於環境的破壞及污染,推估已有不少種類的蚯蚓,因對環境改變的不適應而消失,但在未嚴格管制的土壤檢疫制度下,外來種蚯蚓隨著國外的植物,被夾帶引進。特生中心呼籲,對於這麼寶貴的環境指標生物,除了作更進一步的了解及認識外,當務之急就是保護原有的天然棲地,不要再讓許多我們尚未能得見的物種,在盲目開發下默默地消失。

黃頸蜷蚓小檔案
學名:Pontoscolexcorethrurus(Stephenson,1916

成體長度約10公分左右,體型較胖。體色十分特別,頭部呈暗粉紅色,越往後面顏色越淡,尾部呈白色。在環帶的後面,由體表即可清楚看到體內呈白色的鈣腺,再加上十分特別的顏色,使牠成為極易辨認的種類。喜歡生活在顆粒較細的土壤裡,黏土尤佳,偏砂質的土壤亦可。由土壤中挖出時,常縮著不動,或是爬行,很少劇烈的跳動。在土壤裡,很容易發現牠們的卵繭,如BB彈一般的大小,呈白色至深粉紅色,依卵繭所處的發育時期而定。

資料來源:台大蚯蚓地圖網站

※ 本文與農委會林務局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