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志工經驗交流 推進雙方環保路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兩岸志工經驗交流 推進雙方環保路

2008年07月19日
本報2008年7月19日台北訊,實習記者王郁萱報導

2008兩岸永續工作坊座談:兩岸環保志工運用環境議題及影響範圍往往沒有顯著的疆界限制,又由於台灣與中國在地緣、社經與文化上具有高度關聯性,雙方若欲建立完整的環境保護網絡,需要更多的交流與互動。在此共識下台灣國際志工協會特別借重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多年深耕自然環境的經驗,共同籌劃舉辦為期近半個月的「2008第一屆兩岸永續工作坊」。昨(18日)台灣與中國的NGO代表分別針對「兩岸環保志工運用」進行經驗分享與交流。

河川守護志工 守護基隆河

河川守護志工張錫塒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國土監測計畫召集人張錫塒具有多年河川志工經驗,談到志工運作方式,他強調「透過將教育機構社區化、社團化及課程化來開啟社區事務之經營,並激發公民的行動力」。

因此南港社區大學便成為公民養成及志工培力的溫床,而其策略是透過河川分段設守護站的「點」開始,逐步連成「線」,再擴及「面」。為了讓各河川守護站之站長皆對當地具有責任心,認同感的建立相當重要,因此河川志工須實地走訪當地,以體驗當地自然與文化特色。張錫塒表示,從認同感開始培養的守護志工,更能深入發現問題,而志工對社區的執著與熱愛一旦培養出來,不只是河川志工,任何社區事務都能參與,不需去侷限志工。

兩岸環保NGO共同難題:經費不足  

「出了台北市,經費的籌措相對更加困難」,永和社區大學生態教育園區督導潘增鑑在談及溼地打造過程時無奈地說。由於參與永和社大戶外課程,潘增鑑得以親身體驗溼地的美麗與哀愁。

在社區大學同學間眾志成城的號召力下,這群人決心投入「移地復育」以延續溼地之美,並盡可能結束物種持續消失的哀愁。永和社大的生態園區從無到有完全靠志工義務投入,而把永和市民培訓成生態解說員,並把這個做為永和後花園的生態園區結合觀光遊憩功能,是潘曾達更進一步的理想。

談到資金籌措似乎是兩岸NGO共同面臨的問題,福建省環保志願者協會鄭棣健說,可透過網路找尋資金來源,另外為政府策劃方案的合作方式是取得資金的主要方法,協會則提供人力。而鄭隸健曾於公部門工作的經驗也使協會與公部門在溝通方面無虞。

中國公民社會漸進發展 產官學共聚一堂

2008兩岸永續發展工作坊座談「兩岸環保志工運用」與談人廈門綠十字環保志願者中心負責人馬天南談到中國環境運動的現況時表示,中國發展是以犧牲環境做為代價,中國不可能一次進行翻天覆地的改變,但目前公眾已漸漸開始發聲,此過程雖是漸進的,但改變確實在進行。

馬天南特別分享廈門綠十字協會今年舉辦的「環境資訊公開研討會」做為印證,在會中破天荒地請到政府代表、企業代表、專家、人民與NGO代表共聚一堂,突顯出政府相當程度重視各方聲音的態度。

與會的台灣NGO代表則回應,反觀台灣雖處於相對自由開放的政治環境,然而公部門對NGO的重視與交流,在政黨輪替後,雖然總統馬英九出席環境NGO會議、環保局長拜訪主婦聯盟,但此效應可否在公部門持續發酵有待觀察。

兩岸的NGO培力與組織再造

此外馬天南還強調「能力建設」,也就是幫助其他弱小或發展中的NGO組織培力,充分發揮「母雞帶小雞」的精神,並相信這正是中國漸進改變的一環。

台灣國際志工協會副理事長張瓊齡回應,兩岸的政治狀況不同,中國的NGO除了檯面上已立案的外,還有成千上萬無法立案的NGO,在此種較為困難的外在環境下,中國的NGO一旦冒出頭,反而能在地方獲得較大的影響力;相較之下台灣的NGO立案容易,甚至常常見到一人社團的情況。在此自由的環境下,台灣NGO團體雖多但是力量都不夠大,發展似乎反而陷入膠著。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陳建志則認為,環境有很多面向,有些面向甚少為人所注意,目前台灣的環保團體雖多,但仍不夠多元。

首日的座談會在雙方融洽交流下圓滿落幕,建立友善關係並交流資訊是雙方交流的主要目的,也對雙方環保志業有利,中國NGO代表最後表示「相信我們手挽手起來力量會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