誕生自一枚螵蛸(上) | 環境資訊中心
自然書寫

誕生自一枚螵蛸(上)

2008年10月05日
作者:楊家旺

我還是童年的時候,大哥自野地裏摘回一枚螵蛸,固定在庭院的玫瑰植株上。幾天後,數十隻小螳螂在枝條爬上爬下。我才明白,原來螳螂誕生自一枚螵蛸。

我探究螳螂的興趣,也誕生自一枚螵蛸。

螳螂(圖片來源:嘎嘎昆蟲館)有一回,在台中大坑的山區自然觀察。看見一隻雌螳螂在樹幹上產卵,頗為專注自得,旁若無人,正好合適我近距離觀察。雌螳螂產卵時,腹部尾端弧繞某種韻律,重覆優美曲徑,像一支舞蹈。最後,竟舞出一枚螵蛸。我想像螵蛸裏頭必然藏有動人曲目,於是渴望擁有一枚螵蛸。

渴望擁有,卻須等待機緣,一切當順應自然,合乎尊重生命的法則,這是投入生態保育後,漸生的一種戒律。這枚溫熱的螵蛸可能包藏數十生命,生命需要被尊重,而非被擁有。若想擁有,必須等待……

我必須等待螳螂孵化後的一枚空殼螵蛸。

2003年11月6日,我終於採集到一枚螳螂若蟲已然鑽出的螵蛸。螵蛸上吊掛著一些螳螂若蟲的蛻皮,我決定將這枚螵蛸空殼帶回家,以美工刀對剖,觀察一枚螵蛸的內部構造。掰開暗金黃色的螵蛸,裏頭似蜂窩狀,閃動著金屬光澤。仔細觀察後,我終於明白雌螳螂產卵時,腹部尾端的韻律是一種高超的建築技巧,令人驚呼不止、讚歎不息的偉大工程,是建築藝術最為精湛的極致表現。每一顆卵都有屬於自己的房間,每一個房間有專屬通道,通達螵蛸表面那排鱗片狀的閘門之一,而閘門正是卵孵化後若蟲的出口。

雌螳螂憑藉腹部尾端在泡沫堆舞動特殊的韻律,就能建築一座不可思議的螵蛸之城。經常,我不禁想修幾門昆蟲大學的課,或到牠們的圖書館借幾本書來研讀:螳螂螵蛸建築學、螢火蟲光化學、蠶紡織材料學……。這些人類至今達不到的成就,時時提醒著人們,萬物之靈與最高等生物往往只是人類刻意自大的觀點,不然就是無知的自以為是。

據說,螳螂構建螵蛸之城,尚考量了溫度。以空氣作為絕緣,隔阻外部的冷,並保存內部的溫暖,提供卵囊孵化的能量。有些螵蛸得以孕育的能量之源,更轉化自父親的生命熱情。因為,部份螳螂在交配後,雄螳螂會成為雌螳螂的一餐。

雌螳螂如何殺夫,一直是許多談論螳螂的文章所津津樂道。畢竟,這樣的標題帶有社會新聞般的聳動性,煽燃人類的情緒。文章通常會描述交尾時,雌螳螂如何回過頭啃食公螳螂的頭,有一種血腥、違背倫常的魅惑力。有的作者對此下的評論是母螳螂屠夫頗為「狠毒殘忍」;有的作者則說公螳螂為子犧牲有「偉大情操」。然而,這些以人類情感為認知的觀點,未必符合螳螂自身的觀感。畢竟,昆蟲有牠們自己的想法,螳螂更有屬於牠們族群的價值觀。

繁衍後代對昆蟲而言,有一種使命必達的悲壯。交配後的雄蟲,並不貪求生命,只選擇面對死亡;交配後的雌蟲,通常也在產卵後結束生命。所以,雄螳螂將自己的生命,轉換為母螳螂的營養;母螳螂再將自己的營養,轉化為下一代的生命。生死互轉,續延著螳螂的命脈

土裏蟄伏三年或五年,甚至北美有蟄伏十七年的蟬,出土羽化後,成蟲聲嘶力喊地唱著情歌,不到一個月就結束生命了。蟬的短暫高歌,為了性,也為了繁衍後代。使命既成,死而無憾。

有些螢火蟲幼蟲的生活史,長達一年。蛹化成蟲後,飛舞並閃爍一生短暫的美麗。也是為了性,為了繁衍後代。兩三個星期後,燈熄死滅。

相較於人類最美麗、最佳生育年齡過後還有大半人生可活。昆蟲的確遵循著性而後生,性而後死,繁衍後代首要優先的生命觀。

人類的性,不必然為了繁衍,更多是享受性的歡愉,於是有威而剛問市。雌螳螂在交配時吃掉雄螳螂的頭,雄螳螂仍然繼續著交配的動作。對此,有人將威而剛效應延伸至雄螳螂身上,說是如此一來,斷頭的雄螳螂便會達到興奮激顫的最高點。我想,這不過是人類對高潮渴望,威而剛崇拜之另一種心理投射罷了!

昆蟲也渴望著性高潮,這大概只有人類才想得出來。

螵蛸在中藥的療效是:「助陽固精,能治腎虛陽痿。」無論靈感是否獲取自雄螳螂的表現,在在都顯示人類無窮的性趣。

其實,交配中的「雌螳螂殺夫」一直是個爭論不休的命題。據說,1658年的德文著作已提到螳螂交配,以夫為食的內容。但這則駭人聽聞的螳螂性事,卻是拜十九世紀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的《昆蟲記》,才廣為流傳,並爭議不斷。《昆蟲記》詳載著法布爾的實驗,我的筆記如下寫著:

在交配完的當天,最遲第二天,雌螳螂就把牠的配偶抓住,按照習慣先啃頸部,然後一小口一小口有條不紊吃得只剩翅膀。法布爾好奇心起,想知道這隻剛受精的雌螳螂會怎樣對待第二隻雄螳螂。結果,像對待前夫一樣地把牠吞掉。接著,第三隻,第四隻……。兩週內,法布爾看著同一隻雌螳螂吃了七隻雄螳螂。驚訝並感嘆著:「螳螂的愛情和蜘蛛的愛情一樣慘無人道,甚至還有過之而無不及。」

然而,1987年里斯克(E.Liske)和戴維斯(W.J.Davis)做了一系列螳螂交尾的實驗,得到的結果卻是:極度饑餓(5到11天未進食)的雌螳螂一看見雄螳螂,根本無心交配,立即鐮刀一砍,雄螳螂成為盤中飧。中度饑餓(3到5天未進食)的雌螳螂,會與雄螳螂交配,並試圖殺夫為食;至於填飽肚子的雌螳螂,則完全沒有殺夫之念。

可見螳螂交配的雙人舞,並不一定以殺夫作為終曲。

世上有兩千多種螳螂,並非每一種螳螂在交配時都會殺夫。會殺夫的螳螂,也並非每一回都帶著殺機。告子曰:「食色性也」,部份螳螂只是把捕獵所以食慾、繁衍所以性慾的生物本能完美交融,極致呈現罷了!

除卻兩把鐮刀收握在胸前,搏得「祈禱蟲」這一溫柔雅名外,螳螂給予人的印象往往是兇殘與好鬥。《莊子.人間世》有:「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當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算是給螳螂潑了一盆冷水。然而,螳螂若放下屠刀,潛心修行,自此吃素,是否就能擺脫兇殘好鬥之名,生慈悲之心呢?

當代吃素者,主因有三:其一信仰,其二健康,其三生態考量。佛經載:「菩薩為護眾生信心,令於佛法不生譏謗,以慈愍故,不應食肉。」因佛法慈悲,不捨眾生苦痛而吃素的,是基於信仰。因肉食容易致病罹癌,所以吃素的,是基於健康。至於生態考量的吃素,則是從能量轉換的角度切入,五公斤的草穀只能轉換一公斤的牛排,因此吃素較符合生態效益。所以,螳螂該基於哪一個考量吃素呢?

慈悲不忍殺生所以吃素的善心,令人可敬,但形與味似肉的素食就令人匪夷所思。好比螳螂擒住枯葉蝶,一邊啃食,卻一邊聲稱自己吃素,這無疑忘卻本質,困於形式做表面文章了。

吃素是否對螳螂的健康較佳,恐怕不會有醫學上的研究報告。但幾乎可以肯定的是,即使以草編蚱蜢來誘引螳螂吃素,恐怕,螳螂也是難以下嚥的。

以人類在地球上優勢到抗拒不了自身對環境的破壞,基於能量轉換的考量吃素,似乎可以被接受。但是,站在生物多樣性的價值與生態系統的平衡來看,生產者、各級消費者和分解者構成的食物鏈,與食物鏈之間交錯連結的複雜網絡,才有助於地球環境的穩定。因此,對於螳螂的飲食哲學,恐怕只能是──肉食為佳。

螳螂的「食譜」,偶有蜥蜴和青蛙,但仍以昆蟲為主食:蜜蜂、蝗蟲、螽斯、蟬、蝴蝶與蛾……,甚至同類相食。其中,以螳螂捕蟬最負盛名,是流傳千古的「名菜」。早在兩千年前的《莊子》就記載一則關於螳螂捕蟬的故事。

莊周遊於雕陵之樊,覩一異鵲自南方來者,……蹇裳躩步,執彈而留之。覩一蟬,方得美蔭而忘其身。螳螂執翳而搏之,見得而忘其形;異鵲從而利之,見利而忘其真。莊周怵然曰:「噫!物固相累,二類相召也。」捐彈而反走,虞人逐而誶之。〈莊子.山木篇〉

原本手持彈弓要射鵲鳥的莊子,看見樹蔭遮涼的蟬,享受舒服而忘其身,忽略了背後有隻螳螂正揮舞著鐮刀;專注於捕蟬的螳螂,貪得而忘其形,也忽略了背後有隻鵲鳥要吃牠;而一心想要吃螳螂的鵲鳥,見了眼前利益也忘其真,忽略了莊子正執弓要射。莊子剎時領悟自己的處境不也如此,趕緊扔了彈弓,返身要走,果然守園的人追來詰問,以為莊子要偷摘栗子。讓莊子回家後三天都不開心,思索著「守形忘身」的道理。

專注的人,往往成功。直到,太過專注。終於,還是免不了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