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有生物學家大膽假設,全球有90%的海洋都是屬於超過 200 公尺水深的深海,其中可能藏有比我們想像中更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臺灣是個海島,淺海珊瑚礁的繽紛生態為人稱頌,卻少有人認知到臺灣有一半海岸屬於深海地區,這裡也棲息著許多形形色色的海洋生物,其中不少更是世界上認為罕見或新發現的種類!未來七週,我們將邀請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廖運志先生,以其長期跟隨海洋研究船、投入深海生物多樣性研究的觀察和記錄分享,帶領大家來趟深海生物驚奇之旅,咱們每週二見!
許多深海中層帶的生物都具有特殊的生物發光行為,這可不只為點綴暗黑的深海環境,這些發光行為更是牠們賴以生存的利器!生物發光的機制可分為兩大類:由共生細菌來發光及體內自己形成的化學性發光,這是許多深海中層帶生物的重要配備,其作用包括擬態、引誘獵物、辨識種類及配偶、或迷惑敵人。例如巨口魚、蝰魚及奇棘魚等在尾部、頭部或下頷鬚具有發光器,發光的下頷鬚可藉由擺動來誘捕獵物。黑巨口魚眼睛下方具有一對發光器,能像探照燈般在黑暗環境中搜索獵物。燈籠魚及褶胸魚等中層性魚類,當腹部的發光器作用時能模擬光線篩入水層後的背景,讓從下方往上看的捕食者視覺混淆,達到保護及迷惑敵人的目的。
光魚:在紫外線的照射下,可清楚觀察到腹部的兩排長扣,這是用來破壞身體剪影的發光器,可模擬由海面傳來微弱的粼粼波光,迷惑下方的捕食者;眼睛前方的發光器可分為上下兩部分,藉此讓眼睛感受以調節出最適的發光度。
烏鯊:屬於小型鯊魚,在頭部及腹部密佈小型發光器,不規則的排列似乎是用來破壞身體剪影。
褶胸魚:亦稱海銀斧魚,銀亮且扁平的身體形同一面鏡子,利用反射周遭環境色來隱身避敵。在微弱光照的深海朦朧區內,腹部發光器所產生的光度,剛好可以照亮身體下方的陰影部分,造成隱蔽效果。
深海鮟鱇:常稱為提燈籠的魚,第一背鰭末端特化成的發光器稱之為餌球,內有許多共生的發光細菌製造發光物質。除了吸引獵物之外,餌球類型亦可能是同類間辨識的重要信號。
糠蝦:紅光在深海中是稀有元素,因此在發光生物的藍綠光照射下,仍顯示為黑色,提供了最佳的隱蔽。當遭遇危險時,可利用觸鬚下方腺體噴出發光物質以迷惑天敵。
棕色水母:在遭受侵擾的時候,全身所產生散發出的生物光如轉動的火輪,藉此避退掠食者。
浮蠶:屬於大洋性浮游動物,和陸生性的蚯蚓同屬於環節動物,可利用疣足在深海中游動潛行。一旦遭遇危險時,便從疣足末端釋放出令敵人迷惑的發光物質,伺機逃避。
火體蟲:屬於群體型的生物,遭受刺激時所發出的藍綠光,瞬間讓整個群體通亮起來!
深海發光魷:身上密佈大型發光器,在短波紫外燈光照射下,螢光物質受到激發後產生粉紅色的生物光。身上的發光器所發出適度亮度,好把身體隱藏於朦朧的背景中。
【相關文章】深海奇航:深海生物多樣性調查紀實
※ 本文與農委會林務局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