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天天是「無車日」嗎?──國際無車日的期許 | 環境資訊中心
社論

可以天天是「無車日」嗎?──國際無車日的期許

2008年09月20日
作者:李永展(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候補理事、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理事)

無車日進行交通管制9月22日是國際無車日,無車日活動在全球各地以不同方式在慶祝,其共同目標是在特定時段不讓汽機車進入城市的某些街道或社區,好讓這些地區的居民及工作者有機會體會到城市如果沒有汽機車會是什麼樣態。雖然1973年到1974年石油危機之後陸續有許多類似的活動推出,但一直到1994年十月Eric Britton在西班牙「可及的城市」(Accessible Cities)國際研討會專題演講中發表「星期四:在城市中減少依賴汽車的突破性策略」,才真正引起大家的重視。

就媒體報導而言,無車日活動雖然已產生某些能量,但卻不容易達到真正的成效(例如舉辦無車日活動的城市必須明顯改變其交通運輸模式),也無法確認這些活動是否有用?無車日活動成功的要件在於社會大眾的支持以及願意改變的承諾。活動的主要目的在於鼓勵社會大眾在9月22日當天用步行、自行車、大眾運輸或其它永續的運輸方式,來體認城市如果有較少的車子會是什麼樣態?也藉此讓大家思考應採取什麼行動才能使永續的交通運輸系統實現?

在慶祝國際無車日時,除了當天儘可能不開車、不騎車外,更應思考的是在氣候變遷、節能減碳及時空壓縮的全球大趨勢下,台灣未來的永續交通運輸模式應該是什麼樣態?答案是:「物流:靠快速便捷的公路及網路;人流:靠快慢速交織的大眾運輸導向發展(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模式」。物流應該以減少物質能量的消耗並採用「生命周期分析」來規劃,而人流更是我們應深切反思的。

大眾運輸導向發展模式是以大眾運輸作為城際與人際之間的主要交通工具,可以分為軌道運輸、公車、自行車及人行系統。軌道運輸的高鐡可作為「西岸一日生活圈」的重要交通工具,再搭配台北、台中及高雄的捷運路網或公車系統,可以形成北中高三大都會區的商務生活圈。

另一方面,台鐡沿線的車站大都為傳統鄉鎮市的中心商業區,這些中心商業區如果以汽車為主要的運輸模式,往往造成交通擁擠、停車不易、景觀雜亂,這是因為在土地混合使用制度及缺乏妥善交通管理的現實生活下,傳統中心商業區無法消化以汽車為主的運輸系統,但這些鄉鎮市反而可以透過妥善的空間規劃設計及交通管理模式,逐步發揮小鎮魅力特色。

首先,這些鄉鎮市可以先選擇重要的路口,實施「行人專用時向管制」系統(像台北劍潭捷運站與士林夜市的路口),讓行人可以安心穿越路口,也讓車輛駕駛學習尊重行人的步行權利。在社會大眾都習慣尊重行人的步行權利後,接著在適當地點採取「單行道系統及時段管制」,最後在公車系統及停車管理配套措施(減少停車位並提高費率)下,設置行人徒步區。這種作法不僅可提供舒適的行人徒步空間,也可以因為行人願意在街道駐足停留,而增加商家店面作生意的機會,如此便可逐步落實「慢活/漫活」的生活方式,也可重新拾回傳統以人為本的道路使用方式,更可充分發揮小鎮魅力的特色。

經由大眾運輸導向發展的模式,未來的生活將轉向以無車、公車系統或軌道運輸為主的交通模式,因此,更多空間可以釋出成為行人徒步區、自行車道、公園、綠地、廣場。在這種氛圍下,我們便可以讓各地的傳統商業區成為類似台北西門町、台中精明一街、高雄新堀江等的行人徒步區,不僅節能減碳,更可以建設具人文特色的觀光景點及流行購物天堂。

或許大家會覺得這個想法太天真,但我們可以台北西門町的發展歷程作為最好的例證。從商家一開始反對單行道,然後接受單行道,最後再接受行人徒步區,至少花了十年以上的時間,這段時間內,一方面搭配方便的公車捷運系統及妥善的空間規劃,一方面行人及商家也感受到需要有一個不受汽機車干擾的購物及活動空間,最後終於使西門町成為台灣繽紛色彩的生活櫥窗及購物天堂。

在舉辦各式各樣的國際無車日活動時,希望更多人能體會到「永續的交通運輸模式」之必要性,進而大力提倡並身體力行,果如此,台灣才能真正成為天天是無車日的美麗寶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