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生物的遷移行為 | 環境資訊中心
生物簡介

深海生物的遷移行為

2008年11月04日
作者、攝影:廖運志

雖然深海的生物大部分的時間、甚至一輩子都棲居在幽暗的海洋深處,有時候會為了攝食、成長階段、繁殖、避敵或其他原因必須在不同深度、地區遷移活動,甚至游近危機四伏的表層水域。遷移的規模有時差異很大,規模小的如少數個體的遷移活動;規模大者可超越幾乎遮蔽天空的群飛候鳥或成群在非洲賽倫蓋提草原上奔馳的野牛等。此類大規模的遷移行為,可增加海洋表層與深層之間物質的交換,因此在生態系的功能上扮演重要角色!

日夜垂直遷移:由於海洋表層日照充足、基礎生產力高,隨然食物充足,卻因為各類捕食者環伺而處處危機四伏。因此,專門攝食浮游植物小型甲殼動物橈足類磷蝦等,在白天時會為了逃避來自表層眾多的掠食者,而潛藏於約數百公尺下的深海,等待晚上視線不佳時才洄游至表層附近覓食,接近天亮時又再度返回較深海域。一些深海中層性魚類為了追食這些橈足類,也會跟著做日夜的攝食洄游,然而又有其他較大型的掠食性魚類也尾隨而至,引發了大規模的生物垂直遷移活動。

深海散射層 (DSL, deep scattering layers):用聲納偵測深海時,在大洋中層有一濃密之聲波反射層,即為深海散射層,此散射層由大量的燈籠魚巨口魚磷蝦櫻蝦烏賊管水母類所造成的。白天會分布在200~700公尺處的深海,傍晚再上升至更淺的水層;待黎明時刻來臨之前再度深潛。

這是採自於深海散射層中的大量磷蝦。磷蝦是許多中層性掠食魚類追捕的對象。因此牠們在白天的時候盡量棲息於較深的水層,等待夜晚來臨時才游到食物豐富的較淺水層進食。

沿著身體周圍不斷地散射出特殊的顏色,是櫛水母擺動櫛板鞭毛,藉此製造水流並且帶來食物。櫛水母和其他棲息於深海的許多水母一樣,會捕食小型浮游動物並且隨著獵物移動,當水母隨其他浮游動物一起在深海及海洋表層之間所進行每日週期性的垂直遷移活動時,會將海洋表層的營養物質帶往營養貧瘠的深海環境供其他生物利用,在增加海洋營養物質循環的功能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翼足類屬於肉食性軟體動物,運動時擺動著兩片好像天使般的羽翼卻相當討喜,因此有一種棲息於溫帶海域的翼足類親戚有「冰中精靈」的外號。

幾乎呈透明狀的象鼻蟲屬於軟體動物,延長如象鼻狀的吻端是捕食的工具,擺盪著船槳般的游泳構造追捕獵物,逐水草而居。

龍蝦幼生在變態為龍蝦成體之前,需經過在水層中漂流數月的成長階段。此時,扁平的頭胸甲及細長的附肢,有利於增加浮力。

螃蟹幼生──大眼幼蟹。部分螃蟹的成長階段需經歷漂浮期的階段,此時需要很高超的游泳技術,除了不讓自己沉到海底下之外,還要能躲避隨時現身的敵人!與很多其他深海中層性的生物一樣,身上突起狀的棘刺或附肢可以增加浮力,避免將能量耗費在游泳運動之上。

柳葉鰻:狹首型的鰻魚幼魚與成魚差異極大。幼魚扁平的身體,適合在水層中漂浮游泳,待結束漂浮期後經變態過程轉變為線形的幼鰻,進而長成為成體。在不同生長階段具有形態的差異與攝食方式,可藉由遷移行為,適應棲息於不同深度與環境。

許多深海魚類例如深海鮟鱇魚等,所產的卵屬於浮性卵,因此受精卵會漂浮至海洋表層孵化及發育,幼魚隨著不同發育階段逐漸往深海處遷移,成熟個體多已返回海洋深處。

神祕新奇的深海生物簡介至此告一段落。下週起,我們將邀請宜蘭大學毛俊傑老師,就台灣豐富的蛇類生態,分享他在調查或研究時所發生的種種有趣故事或新鮮發現!敬請期待!

※ 本文與農委會林務局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