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茲南現場傳真】面對暖化 不能僅止於減碳 | 環境資訊中心
公共論壇

【波茲南現場傳真】面對暖化 不能僅止於減碳

2008年12月11日
作者:李河清(中央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譚偉恩(政治大學外交學研究所)

本月4日,英國《經濟學人》指出,國際油價跌破每桶50美元,是自2005年5月以來的最低點,也足足較今年7月的油價歷史高峰少了2/3!就好的一面來看,這篇報導是2008年年終的喜訊,仰賴石油甚鉅的人類,在經濟榮景不再的當下,可能暫時免於高油價的壓力。

然而,回顧2008年,筆者此處也提供一些數據資料和大家分享:首先,聯合國經濟社會事務部(DESA)在最新的《世界經濟社會調查2008》報告中指出,自2000年至2006年這段時間裡,地球每年發生的天災次數遠比1970年代多出4倍。而平均每年因天災所致的經濟損失高達近830億美元,是1970年代的7倍;更糟的是,未來自然災害對人類社會所造成的負面衝擊是不減反增,對於個人、社會以及國家(特別是貧窮國家)的經濟安全形成嚴重威脅。

其次,《科學》期刊在今年8月的一篇專文指出,全球海岸死區(dead zones,指低氧海洋地區)已爆增到405個,數量在1995年到2007年間增加了1/3,而原因與棲地受到破壞和氣候暖化問題所引發的藻類過度生長有關。另外,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公布的資料,過去35年內地球陸生物種少了25%、海生物種少了28%、淡水物種少29%,而海鳥則是少了30%。持續的氣候變遷與極端天候讓未來物種消失的情況越演越烈。

無論從經濟還是環境的角度來看,上述資料都顯示出全球暖化對於人類整體的生存構成重大安全威脅;其中,貧窮與發展中國家在經濟上所受到的衝擊會比已開發國家來得嚴重,因為他們欠缺基礎建設和應變天災之能力。而已開發國家雖然在氣候變遷問題上的適應(adaptation)與減緩(mitigation)能力較優,但面對資源耗竭與環境惡化,同樣是束手無策。

正因為氣候變遷已成為人類本世紀面臨之最嚴峻挑戰,國際社會自1992年6月《氣候變遷框架公約》開放給國家簽署以來,共同治理氣候暖化的氛圍已逐漸形成和趨於成熟。去年12月,在印尼通過的「峇里路線圖」(Bali Road Map)更進一步要求各國最晚要在2009年12月召開的《氣候變遷框架公約》第15次締約國大會以及《京都議定書》第5次締約國會議(COP15/CMP5)時做出結論,達成承接《京都議定書》2012年到期後的全球抗暖化新協議。

作為COP15/CMP5的「墊腳石」,目前在波蘭波茲納舉行的COP14/CMP4,對於「後京都」時期國際抗暖化行動方針的確立,扮演著關鍵角色。目前會議已進行一周,來自近200個國家的官員和專家連日來不斷磋商與交換意見,好為第11日至12日即將登場的高階部門暨部長級會議鋪路。但諷刺的是,本次會議的主辦國,波蘭,和其他8個東歐國家已經表態拒絕支持歐盟碳排放減量20%之目標,而原因是不想讓自己受限於碳排放的國際拘束,從而影響經濟成長。

此種自利的心態各國皆有,在此不予置評,但認為逃避減量拘束就能維持經濟表現的觀念應予糾正。暖化的嚴重性已不是單靠減碳就能消除,誠如《氣候變遷框架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德布爾(Yvo de Boer)於8日會議中的簡報所言,風險與災難管理以及保險措施的重要性已是國家在節能減碳之外,適應氣候變遷不可或缺之能力,更是「後京都」機制的重要內容。此外,如何減少發展中國家因伐林或森林環境惡化造成的碳排放(REDD)問題,也成為本次COP14/CMP4會議之焦點。簡言之,風險控制、調適能力的建構和環境生態的保護三者,已是國家在追求經濟成長時必須考量的議題。

高爾(Al Gore)在2007年諾貝爾和平獎頒獎典禮上的演說中呼籲世人:「If you want to go quickly, go alone. If you want to go far, go together. We need to go far, quickly.」。面對全球暖化,台灣作為地球的一份子不但不能置身事外,更應全面參與。現階段除了派人至波蘭參與COP14/CMP4之外,推動《溫室氣體減量法》的通過和規劃各種「節能」與「防災」政策,不但不違背台灣經濟發展之長遠利益,且與國際環保潮流的永續發展精神緊密契合。